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一个不能少】精准扶贫先识贫 建档立卡扶真贫

2017年11月03日 11: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强、规模之广、影响之深、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这五年,脱贫攻坚大事频频,建立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建档立卡摸准贫困底数,百万干部驻村帮扶,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5500多万贫困人口,摆脱世代贫困,奔赴小康之路。

  真情献礼党的十九大,中国经济网精心制作推出《脱贫攻坚大事巡礼》系列微视频,回首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事,展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奋斗精神和必胜信念,展望中华民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前景。

 

 
 
  扶贫工作内部有一句顺口溜:“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一看房,是了解农户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二看粮,是了解农户耕地及收成情况和生产生活条件。三看劳动力强不强,是了解农户劳动力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情况。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是了解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掌握科技知识情况。
  “四看”,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总结出的“识贫法”。“四看识贫法”在精准扶贫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扶贫干部实地考察学习,被推而广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四看”的基础上“升级”出“五看”:“一看房,二看种植和牛羊,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儿女上学堂,五看信用良不良。”通过入户查看,对照“五看”识别打分,所得分值越高的农户,其贫困程度越深。谁贫困,谁不贫困,通过“五看”的得分就可以精准衡量。
  精准扶贫首先要搞清楚“扶持谁”。“四看”“五看”就是精准扶贫基础工作中,建档立卡的生动实践。
  2014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为脱贫攻坚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
  同年,全国组织近80万人进村入户开展贫困识别。对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没有”(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一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标准,“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一公示一公告”(乡镇审核后公示,县审定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对贫困户,按照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程序和“两公示一公告”(村里民主评议后公示,乡镇审核后公示,县里复审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
  通过贫困识别,全国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又动员近200万人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
  2017年2月,各地统一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
  2017年3月至9月,各地统一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以及返贫人口全部纳入。
  扶贫必先识贫。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基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

  专题:http://tuopin.ce.cn/tpzt/jdlk/index.shtml

  第一集:总书记的扶贫情怀

  第二集:打响脱贫攻坚战

  第三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第四集:精准扶贫首次提出

  第五集:扶贫执纪问责

  第六集:国家扶贫荣誉

  第七集:实行最严格的考评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