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最关注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脱贫。每到一个地方调研,我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有时还专门到贫困县调研,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我都走到了。”
历史记住了阜平,记住了一个踏雪进村的高大身影。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新年元旦前,习近平驱车300多公里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在这两天里,他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着皑皑残雪,走进困难群众家中,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在这里,他希望“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这里,他说的话这5年来广为传播: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阜平访贫,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新征途上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调研都要到贫困村和贫困户了解情况,每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从西北黄土高原到西南喀斯特山区,习近平的足迹遍及全国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2015年以来,习近平四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方面的座谈会,直接部署、直接推动、直接督战。
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要求加大对老区的投入支持力度,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在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科学谋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要求采取系统的政策和精准的措施,全面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水平。
在今年6月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要求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6月的吕梁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目的很明确,那就是,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
山西吕梁,中国最贫瘠的土地之一。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13个县(区、市)中还有10个尚未脱贫。上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晋绥抗日根据地在此创立。
穿越时空八十载,几位当年参加对敌斗争的老战士清晰见证,从反侵略、大生产、闹土改,到如今的脱贫攻坚,党带领人民谋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歇。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坚强有力的动员令: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完成的任务,全党同志务必共同努力。”
四次座谈会,突出脱贫攻坚不同阶段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对统一认识、部署行动、交流情况、推动工作,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扶贫情结和为民情怀。
5年前,面对中外记者,习近平发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言,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再过3年,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镌刻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画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鄂平)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记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就发布会上, “前所未有”成为了这几年的关键词。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减少,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贫困...
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
主编:林鄂平
统筹:贾希
导演:董家朋
编辑:高原
设计:刘佳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