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重庆城口“愚人村”前世今生:三次脱贫“路” 要彻底摆脱“愚”字

2017年05月03日 11:36   来源:重庆日报   

  在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更多村民从山上搬来集中安置点。

  万后芝(右)同老伴和小孙子在新房子前留影。

  万后芝原先居住的老房子,一些墙体已经开始倾斜。

  4月10日,刚下过一场雨,记者乘车从城口县城出发,经过泥泞、崎岖的山路,期间还穿越了一条近2000米长的隧道,摇摇晃晃地来到距县城7公里的龙田乡仓房村。

  龙田乡是城口县基础设施最薄弱的乡,而仓房村又是该乡最为贫困的村子。有多穷?总人口852人的仓房村,贫困人口就有289人,也就是说,该村每3个人里就有一个贫困人口。

  该村的贫困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末,四川日报一位记者来村里采访,发现当地不少群众住的是用竹子和茅草搭建起来的窝棚。因交通闭塞,长期与外界隔绝,这位记者与村民们谈话,发现他们竟听不懂,开口也只会“啊,啊”,内心十分沉重,回去后便写了一篇名为《“愚人村”的悲哀》的报道,此后“愚人村”便出了名,连天津、唐山都有记者闻讯而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经过当地政府以及几代人的努力,“愚人村”已逐渐摆脱贫困,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崭新的居民集中安置点、正在加紧拓宽的道路……“这真的是很辛酸、感人的一段历程,不容易呀!”龙田乡党委书记王定辉感叹道。

  “愚人村”的三次脱贫“路”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对城口地理特点的生动概括,绵延的大巴山,阻碍了村里与外界的交流,也阻碍了仓房村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第一轮扶贫,当时还是三不通(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仓房村,自此开始踏上了改变命运之路。

  带着连接外界、摆脱贫困的强烈渴望,由当地政府带头组织开挖土路,村民自发修建栈道、桥梁,经过不懈努力,硬生生打开了一条出村的“缺口”。在此基础上,村里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概念,鼓励村民开展农业生产。

  由于贫困,当时许多村民都居住在岩洞和窝棚中,1998年,政府又开始着力进行岩洞、窝棚改造,让村民都住上了房子,居住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

  时间到了2001年,仓房村进入开发式扶贫阶段。此时的仓房村村民有了新的渴望,受尽了肩挑背磨之苦的他们,开始渴望新的运输工具——骡马,方便运输日常生活物资;原有的传统农业生产也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原来的路,骡马无法通行,村里便开始动工修建骡马道。为发展产业,村里种起了中药材,养起了桑蚕,多方进行尝试,并引导青年人外出务工。于此同时,村里启动了扶贫搬迁,一部分山上的村民,搬到了山下。

  如今,在仓房村,崭新的居民集中安置点里,更多的村民住下了山。按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要求,仓房村通过对山体进行开挖、改造,辟出了3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建立了居民集中安置点。如今,这些村民的居住、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正在加紧拓宽、硬化的入县城的道路,发展的风生水起的特色种植、养殖业,贫困学生得到教育资助……新一轮的脱贫攻坚,为仓房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愚人村”再也不复从前的面貌。

  万后芝的三次搬家史

  对于这几十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村民万后芝一家感受颇深。

  上世纪80年代,万后芝一家便居住在窝棚内,那是用树桩作为支撑,四周通过搭建木板围起来的所谓的“房子”。

  1998年,窝棚改造后,万后芝一家搬进了木板房。住了两年之后,又于本世纪初搬入了石墙房。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房子,窗户或用大小不一的玻璃堵上,或者干脆就覆盖上一层塑料薄膜。如今记者走进这座房子内,看到一些墙体已经开始倾斜,一些即将垮塌,窗户上用来挡风的塑料膜也已经破掉,在空气中随风飞舞,加上刚下完雨,石头渗水,房间内“小雨”不断。

  而在仓房村老房子(小地名)居民集中安置点新建起的一座3层小楼里,如今已64岁的万后芝,高兴地带记者参观她的新家。作为深度贫困户,去年,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由政府补贴4万元,万后芝一家在政府已打好地基的土地上盖起了新房。

  “我老伴患有肺气肿,常年药都不能断,搬进新家后,环境好了,他的病都比以前好多了!”万后芝高兴地说,除了改善住房外,政府还免费为她提供了中药材种苗1000多株,母猪1头,生猪2头,山地鸡50只,鼓励她发展农业生产。

  去年,通过务农,加上孙子外出打工,以及各项补贴,万后芝一家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成功脱了贫。“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以前都不敢想。”指着家里的新家具、大电视,万后芝如此说。

  如今,像万后芝一样搬下山,住进老房子安置点的还有11户人家。现在这里可热闹了,政府修通了路,每天都有菜农开着三轮车到安置点卖蔬菜,村民们不仅住上了新房,生活也方便多了。

  “愚人村”不能再愚

  “要彻底摆脱‘愚’字,还是要从教育抓起。”王定辉说,当初被叫做“愚人村”,主要还是因为村民受教育有限。如今,村民温饱基本得以保障后,便要将教育问题重视起来。

  近年来,仓房村通过争取多方支持,狠抓教育。按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分类对贫困学生进行了摸底排查后登记在册,并对其进行教育资助。目前,该村还启动了仓房小学的建设工程,今年秋季开学前便可以投入使用。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截至2016年,仓房村已有大学生27名、高中生46名、初中生177名,而在1997年前这3个数字分别是0、5、19。

  90后庞志鑫便是从仓房村走出的大学生之一,2011年毕业后便在外打工。2015年,村委会招人,他经过反复思量,说通家人后,便返回家乡。“我们现在不仅要发展教育,还应该号召大学生们返乡,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庞志鑫说,他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在村里工作也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很有意义,能够帮助村民,见证家乡的变化,也让他很有满足感。

  今年,通过从产业、教育、医疗、民政等多方面继续发力,仓房村便可以实现脱贫。“脱贫不是唯一目标,要进一步改变仓房村落后的面貌,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王定辉说。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