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见证“兰考之变”

2017年01月10日 09:35   来源:河南日报   

本报兰考报道组部分成员与受访张景枝老人合影 本报记者史长来摄

  带着编委会的重托,从去年11月28日到今年1月8日,本报采访组在兰考度过了难忘的40个日日夜夜,目睹了干部群众决战脱贫攻坚主战场的难忘情景,见证了“兰考之变”。

  采访组的几位同志,有过数次赴兰考采访的经历,然而这次采访印象却特别深,主要是深刻感受到了兰考的可喜变化。

  变化,首先体现在人的精神风貌上。我们不时被贫困户脱贫的经历打动,被全社会凝心聚力合力攻坚的精神感动,被人们身上洋溢的信心感染。焦裕禄书记当初在兰考时,曾经树立了“四面红旗”:“赵垛楼的干劲,韩村的精神,双杨树的道路,秦寨的决心。”如今这些地方的群众仍在明争暗赛,在比发展的热情,比脱贫攻坚的智慧和创造。

  兰考的脱贫攻坚,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有两件事让我们印象很深:第一件是“小心愿”,两年前,兰考县仪封乡代庄村民代玉建一咬牙,撇下在郑州的生意,回到老家当了支书。“回来就一个心愿——让代庄501户百姓都致富。”

  第二件事是“大手笔”:河南走出的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报效桑梓,为兰考带来了总额100亿元的投资项目,在兰考建设恒大家居联盟产业园。

  内生动力和社会帮扶催生了兰考“蝶变”。焦书记时代的内涝、风沙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早已不见了,如今的兰考生态良好,风景如画,焦书记栽下的泡桐早已根深叶茂。

  如今的兰考,已经有一座高铁站,4个高速公路口,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从这里坐上高铁,30分钟就可以到达省会郑州。这些,都为下一步跨越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更为可喜的是,在脱贫攻坚战中,兰考锤炼了队伍,肃正了作风,党员干部通过战贫困、谋发展,真正走进了群众心里。几位扶贫队员告诉记者,刚开始入村时,群众目光中还有警惕和不信任,现在到街上大爷大娘争着打招呼。

  采访即将结束时,适逢国内首个普惠金融改革实验区落户兰考,这意味着新一波政策“红利”的光临。摆脱贫困、迈向小康,兰考跨越发展的春天就要来了。 (本报兰考报道组)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