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山窝窝里有个“老黄牛” 白天黑夜忙脱贫

2017年05月15日 14: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14日

  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卫家沟村

  没有人比村支书宁有录更熟悉卫家沟。全村305户零零散散分布在方圆9平方公里的山窝窝里,每一户他都不陌生,“走了几十年了,每一家在哪个旮旯,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17岁当生产队长,然后当村主任,接着当了21年的村支书,65岁的宁有录本该数着手指头等退休。可眼下脱贫工作紧锣密鼓,他白天黑夜地忙不停。参加各级脱贫攻坚会议,入户了解情况,协调村民意见……“当了一辈子村官,这两年是最忙、压力最大的时候。”

图为宁有录(中)探访村民。(肖伟/摄

  拔掉卫家沟的穷根是宁有录的梦想。以前他只能想,心有余而力不足。“卫家沟就是靠天吃饭,因为缺水,没有水灌溉耕地,老天爷给几碗饭就吃几碗饭,十几年前,还有人家吃不饱。村里没有资源,也没有钱,想搞点集体项目脱贫都没办法。”

  直到近些年,扶贫政策一项接一项,卫家沟突然大变样,让他倍感惊喜,“扶贫政策力度能够这么大,开始真是没敢想”。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更让他看到了希望。“驻村干部都很年轻,文化水平很高,这些条件我都不具备,单说用电脑,我们这些农村人就不会,他们用得顺,工作效率高多了,让我对卫家沟按时脱贫很有信心。”

  话虽如此,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宁有录的作用只大不小。扶贫政策落实到户,有人因为不符合标准,得不到政策帮扶,心里不平衡,这时候,宁有录的威信就发挥了作用。村民们愿意听他的,因为他办事公道。

 

图为宁有录走在去村委会的路上。(肖伟/摄

  村内有一户人家,曾因为一个要求没得到满足,就把宁有录困在自己家中不放。宁有录儿子没办法,只好报了警。“半夜一点才让我出来,爬着梯子翻墙出来的。”后来,这家人中有三人因各种犯罪被判刑,剩下五口老弱病残,秋收时,还是宁有录帮忙收的粮食。村民们不理解,宁有录却好像忘了那回事,只是心怀怜惜。“总不能让他们饿肚子。我是村支书,我不管谁管?”

  宁有录的威信就这样一点点树立起来。村里有啥争执,村民有啥不满,只要他出面,就能解决。“卫家沟这个贫困村能这么稳定,宁支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可以说是典型的‘老黄牛’,任劳任怨,他如果不干了,我真是舍不得。”硖石乡党委书记段晶感叹道。

图为宁有录(左一)与乡党委书记段晶(中)讨论工作。(肖伟/摄

  4月的一天,宁有录在区里和乡里连续开了两个脱贫攻坚会议,回到村里已是晚上9点。睡觉前,他觉得右腿有些麻,打电话让孙子送自己去医院,没想到诊断结果是脑梗塞。医生叮嘱好好休息,他在医院呆了半个月就出院了。“其实你来村里的前一天,我刚出院。”宁有录笑着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没办法,事情太多了。我一把年纪了,卫家沟早点脱贫是我最大的心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图为宁有录在入户探访的路上。(肖伟/摄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