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v.cen.ce.cn/video_info/2017-5-24/1495592985764.json,553,450
时间:2017年5月19日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
这两年来,依托4.08万亩的优良草场和村民世代养殖牛羊的经验和技术,上滩村确立了把“生态畜牧业”作为当家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实际利益的村民也逐渐改变了以前的养殖思路,由原来保守的养一两头牛,发展到七八头,甚至几十头上百头。说起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村民李存库。
45岁的李存库是村里的牦牛养殖大户,养殖牦牛已经有20多年。回忆起养牛的往事,李存库有些骄傲:“我20岁时跟着别人一起出去打工,后来还是选择了回家养牛,事实也证明没选错。”
“生态畜牧业”已成为上滩村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图为牦牛养殖大户李存库正在山上赶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李存库心里有本明白账,当时在外务工一天10元,除去春种和秋收的时间,真正在外打工的时间只有4个月,最多也就赚个1200元,还不算吃喝。他回家后花了1200元买了12头牦牛,在山上散养了1年,不算母牛生的小牛犊,8头公牛卖了2400元。
尝到甜头的李存库,从此和牦牛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牦牛习性了如指掌的他,如今在山上散养着的牦牛已达160多头。一直很好奇李存库在山上是如何统领“牛军”的,这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终于寻到机会跟随李存库上山一探究竟。
图为出生后5个月赶回家圈养了4个月的小牛犊们,今天要跟“牛妈妈”一起上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早上8点左右,李存库在家简单的吃了点炒洋芋后,挎上装有望远镜、毛鞭的挎包,骑着摩托车向巴哈沟方向出发了。十几分钟后,来到了巴哈沟山脚下,李存库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他的牦牛应该就在周边的山头上,“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把牛群赶到药水沟,那边草场的草茂盛一点”。话音刚落,手脚麻利的李存库已经开始往山上走了。说是走,其实跟跑也差不多,由于海拔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在后面走了五六分钟就有点喘了。
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刚爬到海拔3500左右的山腰时,李存库早已挥舞着毛鞭,赶着牛群出现了。“我从山脚下爬到山顶,40分钟足够了。”李存库一边说,一边拿出望远镜对着另一个山头看去,这边有个120头左右,还有40头在远处的山坡上趴着呢。
一手持毛鞭、一手持望远镜站在山腰上的李存库宛如一位“牛司令”。“养殖牦牛简单,但认牛、赶牛、打防疫针可是技术活,更是体力活。”李存库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由于牦牛都散养在山上,牦牛的活动范围非常随性,今天在这个山脚下,明天早上可能就爬到4000米的雪山顶上了,“每次上山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给牦牛‘点名’,二是防止牦牛跑到其他村子的草场”。
每次上山,看到新增的小牛犊是李存库最开心的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疑惑,相比而言,黄牛见效快、价格高,还不用这么费力的满山跑,为什么选择养牦牛而不养黄牛呢?李存库笑着说,黄牛虽然养1年至少能卖五六千元,但是黄牛必须早出晚归,不适合住在山上,而且每年只有4-8月份能上山吃草,天冷就得圈在家里喂食,如果大规模养殖,饲料的成本又太高。
“牦牛不同,它们可以一直生活在山上,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天山雪水,尽管长得慢,但不易生病。”李存库对此心里明镜着呢,公牛长个1年可以卖上4000多元,虽然抵不上黄牛的价格,但是算上饲料钱也差不了太多。
谈到今年村子要达到脱贫摘帽的目标,李存库也有自己的小梦想。“一个人富不算富,能带动村民,带动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才是真的富。”李存库说,去年6月成立了大通存盛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名成员是贫困户。
“贫困户一般就是缺技术缺资金,我就想通过他们加入合作社,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养殖困难。”李存库当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银行申请30万元的贷款,“有了这笔钱,可以雇工帮忙育肥,也可以以低于市场价一半的价格把小牛犊卖给贫困户养殖,让他们也能发展养殖业,大家共同脱贫致富”。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山头采访李存库(右)
“目前看来,定位发展生态畜牧业为当家产业,这条路看来是选准了、走对了。”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驻上滩村第一书记周丹文介绍,以村民养殖10头黄牛为例,在保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仅新增的小牛犊就可为村民带来1-2万元的收入。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贫困人口人均54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上滩村村两委日前编写了《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2017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投入103.68万元,为有产业发展经营能力的45户贫困户购置西门塔尔杂种母牛,进一步拓宽贫困户发展道路。预计6月中旬,这些“脱贫牛”将发放到贫困户家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