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22日
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
今天,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谢家洼村村民谢应选骑着摩托车上了村子附近的山,他的车上带着两袋酸枣花,目的地是位于半山腰的三门峡拙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基地负责人贾中虎收了这两袋花用来酿花醋,“一斤5块钱,两袋大约50斤”。这一趟,谢应选拿到了200多元的收入。
图为谢应选送来的酸枣花(肖伟/摄)
在三门峡,拙雅是一家年销售额500多万元的“小公司”,但是在大营镇,拙雅是很多贫困户眼中的“大企业”。通过收购农产品和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拙雅共帮扶贫困户1265户。
拙雅公司创始人贾跃忠今年36岁,曾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经营电商公司。2010年,怀着对家乡的深沉感情,他选择了回乡创业。“一个人富裕不代表什么,带动一个家庭富起来才是值得欣慰的事,如果能帮助一方百姓脱贫致富,那才是真正让我有成就感的事。”贾跃忠的想法,不但促使他回到了家乡,也深深影响着拙雅的运营方式。
公司把生产基地放在了深山中,租用农民废弃的荒地种植山楂、玫瑰、连翘、薰衣草等;租用农民废弃的窑洞,装修加固之后作为醋窖。为了让当地农户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拙雅放弃了从云南买花降低成本的做法。为了让公司稳定经营,公司没有一分钱贷款和负债……“不是我们不想马上发展壮大,而是因为公司主营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较差,还有这么多贫困乡亲们等着在这工作,获取一份收入,我们必须一步步稳稳当当地走下去。”贾中虎说。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生产基地采访(肖伟/摄)
挣一分钱投一分钱,稳步向前的拙雅每一步都走得很不易。通往山上生产基地的一段盘山路,是拙雅公司用了2年时间才修起来的,贾中虎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因为没钱,开始只是用推土机推平路面,“后来挣一点钱就投进去一点,开始硬化了路面,再没钱了就停工,断断续续修到现在” 。
为了让公司的发展尽可能带动贫困户增收,拙雅不但收购当地贫困户种植的苹果、核桃、山楂等,还联合农户加工高品质的柿饼、石磨面粉、红薯粉条等产品。公司通过与农户签约,引导农户种植400亩黄米,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并进行产品回收,平均每亩能让农户收益1600元以上。贾跃忠希望,能把这个穷山疙瘩变成美丽的生态花园。
图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储存窖里采访(肖伟/摄)
此外,公司还为贫困家庭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现在拙雅的71名员工中,有18人是来自本地农村贫困家庭的大学毕业生。而在公司生产基地,用工也以当地贫困户农民为主。64岁的兀家洼村村民贾恒茂,因家人做手术欠下15万元外债,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在拙雅务工让他对生活保有了信心。“在这里工作不是很累,离家也近,方便我照顾家人,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自己还种了6亩多小米,将来都是一份收入,虽然说不能立刻还上外债,但是心里总是有了底。”
图为贾恒茂(左二)在黄米地里除草(肖伟/摄)
但是,这个当地农民的“主心骨”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生产规模扩大后,企业运营成本加大,如何维持企业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市场与传统农副产品如何进一步融合的问题。”贾跃忠带着这些疑问,继续着他的扶贫之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