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精准扶贫“兜底”,80岁老人说“我还要好好活”

2017年05月10日 19: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老弱病残是贫困人口中最困难的群体,也是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的重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日走访了三个贫困家庭,记录下他们的故事。 

  不会算账的代金涛:六项政策帮他“兜”住生活

  在湖北省坎子山村贫困户代金涛家,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问起家里一年有多少收入时,代金涛显得有些迷茫,左算右算也给不出个大概数。

  一旁的村支书魏登殿反而对他的家底一清二楚:一亩地包菜能卖3600元,三亩地土豆能收入8000元,四亩地玉米能有2000元,再加上三头牛,一年总也有个2万元收入。

  正因为代金涛糊涂,十几年前,年轻的老婆跑去新疆打工就再也不肯回来,丢下如今已在上小学的女儿,七十多岁的婆婆和身患肺病的代金涛相依为命。缺少劳动力让这个贫穷家庭始终难以改变现状。

  魏登殿说,对于这样的家庭,政策兜底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代金涛家享有低保、养老保险、教育扶贫等六项扶贫政策,一年能拿八九千元,能给予代金涛家最基本的保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闲不住的赵接喜:还要好好活!

  养上几只鸡,种着小菜园,还有2亩水稻田,80岁的赵接喜根本闲不住。

  在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岗上积镇东源村的老赵组,低保户赵接喜仍旧住着他的老宅子。因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多年的看病开销让这个家庭负担不小。老人还经常打点零工,补贴家用。现在,新农合等医疗保险让赵接喜生活轻松了许多。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为降低因病致贫返贫人群,推动健康扶贫全覆盖,东源村还将按照东乡区健康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把贫困户全部纳入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听说村里还要给他买商业保险,赵接喜老人很高兴地说:“还要好好活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万祥)

  击不垮的罗存富:盼孙女读书改变命运

  现年80岁的贫困户罗存富,原来住在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石灰安组。为照顾孙女上学,于2010年在学校附近花2500元买了旧房子。2016年正月因房屋漏水,上房顶换瓦而摔伤,令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儿媳患癌去世。儿子患病在身并外出打工,干些轻活儿,每年除去日常开支可为家里带回1万元。

  今年底,罗存富家将搬进易地搬迁扶贫的79平米安置房,国家补贴5.7万/人,其中,家庭自付1.2万由衡阳市地税局珠晖区分局帮扶落实。孙女黄罗艳现读界牌中学初三,成绩优秀,国家助学帮扶每年2000元。罗存富夫妇希望孙女好好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

  (全文整合:中国经济网编辑 景远)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