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9日
地点: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
“2015年整户脱贫22户,2016年脱贫27户,2017年拟脱贫35户”。这是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的“脱贫账本”。
距重庆市区约400公里的北坡村,由原中溪乡的柏树、安坪、北坡三村合并而成,位于大巴山腹地,典型高寒深石山区,面积31平方公里,约占沿河乡的四分之一。8个村民小组(社),400多户居民中,共有80多户贫困户。虽然很多群众致贫的直接原因是因病、因学,但久居深山的不便,无形中加大了创业致富的难度。
图为通往北坡村的公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力水/摄)
可以说,交通问题一直是北坡村村民最头疼的事。据当地干部介绍,2015年,北坡村只有1社、3社位于沿中公路沿线,2社在2014年开挖了一条泥结石公路,因垮塌严重不能通车,4社无公路和硬化人行道,5、6、7、8社仅有一条3.7公里的骡马路但不通公路,道路交通比较困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虽然北坡村有传统的笋竹产业,以及土鸡、生猪养殖等帮扶项目,但基础设置的不完善,阻碍了群众脱贫的脚步。
图为村民在晾晒竹笋,制成笋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力水/摄)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北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介绍,自2015年起,沿河乡对北坡村公路、河堤、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沿中公路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进行了道路加固拓宽工程,投入近6000万元,主要路段在北坡境内。
老柏树地区是北坡村的撤并村柏树村所在地,现为北坡村的5、6、7、8社,交通条件很差。北坡村第一书记庞启渊说,老柏树地区最近的需步行1.5小时,最远的需步行4小时,骡马运输费用100公斤至少要60元,群众对修路呼声极高。为此,沿河乡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求支持。
然而,老柏树地区土质对道路施工要求极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滑坡、水流冲刷路基等难题。考虑到老柏树地区数百位群众的诉求,经城口县委县政府的多次调研,2016年6月,县委常委会决定修建该公路,预计资金投入1793万元。目前,老柏树村级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年底修建完成。
通往老柏树地区的乡村公路正在施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曹力水/摄)
随着基础设施问题逐渐解决,产业帮扶的脚步不断加快。今年年初,经沿河乡党委政府牵线,北坡村开始发展花菇产业。群众为主体自主参与,城口县北坡白荚竹种植股份合作社作为平台,与城口县方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沿河乡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大力推动花菇生产。
目前,沿河乡党委会已通过花菇产业发展模式和补贴方案,合作社与群众达成一致,确定发展规模,并以建棚保证金的形式进一步确认。合作社与公司方面也达成合作协议,确定了菌袋数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力水)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