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扶贫政策来了 养猪倌“宁叔”东山再起

2017年05月10日 16: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10日

  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卫家沟村

  昨晚,宁从军在猪圈门口的床上睡了一宿。他养的一头母猪刚生了13个猪仔,得一直照看着。

  宁从军54岁,身高一米六左右,身材瘦小,胆子却大。说他胆大,是因为在卫家沟村,他是为数不多能折腾、敢折腾的人。

图为宁从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村支书宁有录曾这样感叹:“卫家沟太穷了,大家都胆小,因为没有钱,投资投不起,借钱怕赔钱。”这样看来,宁从军在卫家沟是个异类。宁从军以前在外打工,前年自感年龄渐大,干活吃力,就回到村里。人回来了,脱贫致富的梦想却未消失,他借了亲戚朋友十几万元,买了15头母猪,立志养猪致富。

  现实却不遂人愿。第二年春天,15头母猪产下的100多只猪仔,陆续得病。“那几天,我急坏了,到处找医生,白天黑夜不敢离开猪舍,几天几夜睡不好。”小猪只存活了十几只,母猪也死了三只,“后来我都不敢进猪圈看,怕看到死的,往外拖的时候,心疼得厉害”。最终,脱贫没实现,还背上了十几万元的外债。

  宁从军回忆:“那个时候觉得养猪真难啊,特别泄气,不想再干了,想着干脆把剩下的母猪也卖了,还能少亏损一点,对脱贫致富也一度失去了信心。”

  这时候,扶贫工作队来到了卫家沟,为每个贫困户安排一对一的帮扶队员。区林业局干部尤龙与宁从军结成了帮扶对子。

  尤龙来到宁从军家里,获悉他养猪失败的经历。“那时候我感觉宁叔受到的打击很明显,不愿意再干了。但是跟他交谈以后,我感觉宁叔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也特别勤劳,我就劝宁叔继续干,我来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帮扶。”

  “中!”受到鼓励之后,宁从军决定再赌一次。

  随后,尤龙不断帮宁从军联系技术人员上门讲课,还安排他参加政府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一心要干好的宁从军去培训班学了七天,“确实学到了很多养殖技术,特别是防疫技术方面对我帮助很大,让我感觉到自己以前失败是有原因的” 。

  从培训班“毕业”归来,宁从军运用所学,开始新一轮养殖。去年11月,一窝窝小猪仔又出生了。“我按照他们说的做,小猪就很健壮,成活率达到9成以上。”宁从军心里踏实了。

图为宁从军家的猪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为了让宁从军的猪有更多保障,今天,尤龙带来保险公司的人,给宁从军介绍养猪方面的保险政策。“我寻思入个保险以后,宁叔心里更踏实。”

  宁从军不仅爱学爱钻研,也能吃苦。为了节约养殖成本,他租了二十亩地,种上小麦和玉米。每天早上四点半,宁从军就起床,打扫猪圈,检查猪的身体,喂猪……一圈下来,已经是早上八点,匆忙吃几口饭,夫妻二人就下地干活,一直到中午回来。吃完午饭,再喂猪,继续下地干活,一直到晚上,喂完猪,才敢踏实地睡觉。每天如此,周而复始。“地里种上小麦和玉米,麦皮和玉米皮都可以当饲料,要是光买饲料的话,一天好几百块钱。现在虽然辛苦,但是干起来也有劲头。”

图为宁从军夫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再过几天,头一批共30多头猪就要出栏。宁从军算了一笔账,一头猪能挣400多块钱,这一次能净赚1万多块钱。“现在我就有回头钱了,真正感觉生活有奔头了。”说完,他笑着扬起了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