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8日
地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
5月8日上午11点左右,上滩村大通三成洋芋良种育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祁三成站在合作社门口欣喜又忐忑。因为一会儿,由青海省西宁市农牧局、林业局、供销联社3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市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审小组,马上就要来对合作社今年申报示范社工作进行实地评审。祁三成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这也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第一次接受这么高规格的检查。
v.cen.ce.cn/video_info/2017-5-9/1494308425897.json,553,450
祁三成是上滩村洋芋种植大户,依托青海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撑,这几年建成了“产量高、品质佳、销路好”的洋芋育种基地。目前,与云南、贵州、陕西、重庆等省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我们村里的土地是原生态黑土地,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这是洋芋最喜欢的一种元素,所以我们繁殖出来的原种一代品种很好,客户种植后的产量也很高。”祁三成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地里种出来多少就能销多少,市场是供不应求。
由于今年雨雪天气多,洋芋种植推迟了近10天,三成洋芋合作社仍有200多亩地没有种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今年合作社又流转了500多亩地繁殖洋芋,再加上村民加入合作社的300亩地,如今合作社一共有1200亩左右洋芋育种地。祁三成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往年4月下旬就开始耕地播种,今年由于雨雪天气太多,洋芋种植推迟了10多天,所以抢时抢种的压力很大,每天的用工量也很大。
合作社用工量大,每天都有近60名村民来帮工,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合作社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壮大,身为党员的祁三成还肩负着帮扶带动村民增收,特别是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使命。祁三成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为了帮扶贫困户增收,只要合作社有活就会优先给贫困户打电话。正在合作社帮忙搬运洋芋的代尕巴,就是因家里缺乏劳动力而致贫的一名贫困户。“现在每天在合作社帮工,一天能赚200元,以前从未想过家门口也能赚这么多钱。”代尕巴开心地说。
代尕巴每天开着拖拉机在合作社搬运洋芋,一天能赚200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祁三成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为了带动村民增收,特别是帮扶贫困户脱贫,今年流转的500亩土地均以每亩300元的价格(通常每亩100元左右)流转。同时,对于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合作社免费提供洋芋种子、化肥和机种、机收服务,并以高于市场收购价0.05元的价格统一收购。白来得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去年家里2亩地加入合作社,洋芋卖了5050元,算上免费的种子、化肥、薄膜,每亩地比以前自己种植增加了1500元左右的收入。祁三成说,即使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也会按照高于市场价0.05元的价格收购,每亩地可为种植户增加250元收益。
合作社的播种施肥覆膜一体机每天能播种20多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上滩村第一书记周丹文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立足村里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是上滩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目前,全村先后成立了4个专业合作社和1个家庭牧场,“合作社+农户+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除了种植洋芋的收益,合作社用工也是村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据测算,仅2016年,村民在三成洋芋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就达近20万元,预计今年务工收入将超过40万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