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2017年05月09日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8日

  地点: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

  5月8日,连续下了几天雨的五爱村终于放晴了。

  村民们都赶着这难得的晴天,在田间地头劳作着。住在山里的贫困户,虽然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种补贴,即便他们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的甚至存在身体缺陷、智力缺陷,仍然没有放弃劳作。田间地头上,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吴光木65岁了,正在稻田里插秧,这是他正拿着木棍缠起校准禾苗间距的线。五分地,他们兄弟二人一个上午就把秧苗都插好了。吴光木说,他现在每年能领1000多元的养老金,加上国家每年发给60岁以上退伍军人的4000多元,就有5000多元的收入,“但田还是要种,种出来就够自己的口粮了”。“国家的政策真好啊!”他说,国家对村里的贫困户也有越来越多的政策帮助,农民得到了不少实惠。“这不,我们村里前两天还组织村民投票来着,得有村民的同意才能成为贫困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上山的路上遇到正下山去往镇上的贫困户,75岁的独居老人廖大佩。“菜籽马上就要收割了,收割完再种点别的庄稼。药吃完了,要买一个月的回来,今晚就住镇上了。”以前,山上的村民大多住着土坯房,为改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池河镇为村民们在镇上盖起了安置房。对很多像廖大配这样的老人来说,他们割舍不下山坡上的土地,平时住在安置房里,农忙时回到山上劳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这是贫困户姚光银的老伴,老人的眼睛看不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时,她正在灶前准备做饭。老两口都70多岁了,姚光银“去镇上卖草药了”,熟悉情况的前驻村工作组组长陆洪琴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姚光银很懂得草药,经常爬几个山头去采摘草药。老两口都有残疾,每年有1200元的残疾补助、2000元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国家发放的高龄补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这是72岁的陈兴冬。她正在山坡上打猪草。看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打招呼,她很开心。她一个人住,“精神头很好”,养了一头猪,种了一些玉米,“玉米要做口粮,打些猪草喂猪,这一筐够猪吃一天的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框里的猪草快装满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村里的贫困户,52岁的陈子莲和老伴,独子在武昌打工,孙子也在外上学。他们一家在池河镇买了安置房,“我们享受了国家移民搬迁补助,房子不久就可以住了”。老两口今年刚种了5亩地核桃树,家里有一些水田,还养了一头牛。“冬天还能去山里采些野生的猕猴桃和板栗,天天没有闲时候。自己勤劳点,干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嘛!”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五爱村成立了合作社种植香椿,村民每人入股500元,陈子莲家5口人入了2500元,等3年后香椿苗采收的时候就可以分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这是因残致贫的刘代香。她有语言和听力障碍,智力有缺陷,丈夫也有语言障碍。老两口正在山坡上的田里种玉米。她认真地整理土地,把石头搬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冲她挥挥手打招呼,她眯起眼睛笑了。记者冲她举起大拇指,她笑得更开心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