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坎子山村“搬”出新生活

2017年05月05日 18: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5日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

  杨财华的老家住在距离坎子山村村支部十里外的牛头岭,是间老旧的草房,冬天风呼呼地直往里灌,家里水路不通,出门就得翻山,两个孩子去镇上的学校上学,每天来回要走四十里地。

  能搬到道路便利的地方,住上楼房,是杨财华一家多年的心愿。这个愿望在三年前终于实现了。2013年,坎子山村启动的生态迁移扶贫,为杨财华在交通更通畅的坎子山村新农村建设点安上了新家。

杨财华搬进的新家是坎子山村的一道风景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了解,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大梁山上的坎子山村,海拔1700米,九分石头一分土,400多户居民零星散落在各个山间,一户人家坐落一座山头是常见的事。从一个村民小组去另一个村民小组,走上两三公里路,翻过三四座山更是稀松平常。

  山高路陡,村民出行是个难题,过于分散的居住,也给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添了难度。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坎子山村走出贫穷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三个月后,李意莲将住进身后正在建设的新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村民李意莲享受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益处。再过三个月,李意连就能从现在住的羊圈搬到村路对面的新房去了。李意莲家有9口人,原本全家人都拥挤在不足70平米的土砖房里,老房子经不住过多风吹雨打终于在去年垮掉。村里把李意莲一家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按每人25平米的标准,李家能分到共225平米的两栋小洋楼,还配有一个能养十头羊的羊圈。“总算能有个自己的房间咯。”李意莲感慨。 

  目前,在坎子山村,和李意莲一样从偏远的高山上搬过来的农户共有47家,148人。

  易地扶贫搬迁,不是一搬了之。搬下来后,如何生存?这是所有搬迁农民最关切的问题。有的农民从十里地外搬过来,再回去种地,不太可行。有的农民原来家里养了多年的牛羊,搬进新房,牛和养的归属也成问题。

  问题怎么解决?首先是地,村支书魏登殿说,村里尽可能平整荒地,统一分配给搬迁户,不多,但足以解决吃饭。其次是羊圈,国际农发基金在坎子山村投资几十万元,用以统一建设羊圈,解决了大部分搬迁户的养殖问题。

熊耀柱的老房子墙体全是裂缝,即使这样他也不愿意搬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虽然问题在一一想办法解决,但仍然有人安土重迁,不愿意走出深山。今年70岁的熊耀柱就选择了继续留守在原地。熊耀柱和40多岁的儿子住在位于半山腰的土砖房里,房子墙体上到处可见的裂缝道出了其百年高龄的历史,从村级公路走进熊家,甚至没有一条能方便人行的土路。问起熊耀柱不搬家的原因,熊耀柱感叹,最大的担忧来自生存,“搬出去吃啥?”目前熊耀柱有6亩地可以种,一旦搬进安置点,将面临少地甚至无地可种的情况。“住在这自由”,也是熊耀柱不愿搬动的主因,“洗脚上楼”需要改变烧柴、挖坑上厕所的习惯,对于这样生活了几十年的熊耀柱来说并不容易,新楼虽好,但旧居更习惯。

  村支书魏登殿坦言,像熊耀柱这样“死活”不愿意外搬的农户,村里有六七家,大多是以老年人为主。就年轻人而言,搬迁积极性高,他们更看重的是迁入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至于生计,年轻人的眼光并非只停留在种地上,而是更愿意去尝试更多的可能。对于不愿意搬迁的农户,村里也有一套解决方案,去年集中给他们进行了危房改造,未来,村级公路会尽可能往家家户户延伸,最大可能改善安守故居的贫困户的居住条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