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穷山村里有个“富小学”(组图)

2017年05月05日 15: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4日

  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卫家沟村

  在贫困山村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卫家沟村,有一个“富小学”,它的校舍是村里最好的建筑,它也有村里难得一见的电脑、篮球、乐器等。就像硖石乡党委书记段晶所说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在这个贫困山村里,财政的投入和老师们的坚守,让这里的教育从未贫困过。

卫家沟小学。(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58岁的张英军从教已经39年了,是卫家沟小学教龄最长的老师,今年张英军教一年级。与大部分小学老师不同的是,他的班里只有4名学生。

  事实上,整个卫家沟小学现在也只有16名学生,“大概10年前,学校里有200多个学生,那时候我教过一个班有50多个学生。后来村民们逐渐都出去打工了,把孩子也带走了,孩子每年都在减少,前年是33个,去年是28个,现在只有16个了,还有的是外村过来的。”张英军说。

放学后,张英军老师嘱咐学生们注意安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负责这16名学生教学任务的,是学校的6位“老教师”,他们当中最年轻的吕俊星今年也已经47岁了。“我们这里太穷了,年轻老师来到这里,连谈对象都困难,没有人愿意来,所以就只能是我们这群人在这坚持了。”吕俊星说。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卫家沟小学的16名学生,分成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共四个年级,尽管每位老师负责的学生很少,但是需要上课的科目却很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等样样不少,老师们也因此都变成了“全能教师”,一个人肩负着多个学科的教学任务。

一年级学生课间做游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近些年,当地政府加强了对教育的投入,2011年,财政投入58万元修建了现在的校舍,2014年,学校获得了十几万元拨款,建造了多媒体教室,购买了音乐、科学等学科的教学器材。此外,当地教育部门还利用节假日时间对老师们进行各种教学培训。如今,通过参加培训,六位“老教师”都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制作和讲解课件。

吕俊星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数学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对于教育的重视,还体现在老师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了,“今年,我们刚刚提了收入,现在我们几个的工资基本都在四五千块,在我们这里算是很好的收入了。”王正军老师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稳定的收入让老师们少了生活上的压力,能够更加踏实地教学,“可能我们在音乐、美术这些课程上,教学不够专业,但是我们这几个人也一直在努力,我们的孩子语数外成绩现在已经不输城里学生了,好几个平时考试都是90多分,有的学生甚至能考满分。”说出这番话时,王正军充满着自豪。

  但是,对老师们来说,教育的目的绝非只是让考试的分数高一些。在宁红方老师看来,教育是卫家沟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孩子们都成为有文化的人,有能力走出大山,才能开阔眼界,实现脱贫致富。”

宁红方老师在上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尽管对现在的待遇都比较满意,老师们也有着自己的忧虑,他们普遍担心,等他们都退休了,年轻人又不愿意来村里,师资断层了怎么办,“等我们教不动了,谁来教这些孩子呢?”刘守亭老师说。

  同时,学生越来越少,让老师们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安排也充满疑虑,“孩子再少的话,可能就用不到这么多老师了,我们有人就要调去其他地方任教,不但离家远,而且很担心我们这个岁数不能适应城里学校的教学。”

刘守亭老师带领学生上阅读课。(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摄)

  但是,种种忧虑并未影响老师们的责任心,“在退休之前,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要教好每一堂课,发挥好自己的余热。”贺建星老师说出这句话时,老师们都点了点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