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题 > 脱贫攻坚看湖南 > 访谈 > 正文

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罗建华:建设小康瑶都 成果民享

2017年02月14日 13:52   来源:华声在线   

  □中共永州市委常委、江华瑶族自治县委书记罗建华

  江华瑶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南端,与广东、广西交界,是“老、少、边、穷”的县份。全县总面积3248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其中瑶族人口34万,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

  江华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力加快脱贫摘帽和小康江华建设步伐。2013年-2015年,全县小康总体实现程度由74.5%提升为90.4%,近三年分别被评为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快县、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十快进县、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前十位县。

  地方贫困 观念不能“贫困”

  解放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执行力、激发奋进动力,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江华。

  长期以来,江华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信心不足,存在等待观望和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我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到广东、浙江、湖南等省与江华县情相似的发达山区县学习考察,邀请专家、教授来江华讲课,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经过深刻的思想洗礼,借鉴了经验,激活了思维,全县上下统一了“江华要加快发展,除了上级支持,更需自身努力”的认识,树立了“事在人为,别人能做到的江华也能做到”的雄心壮志。

  落后就会失去尊严,发展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针对部分干部群众安于现状、以“贫困县帽子”为荣的现象,县委发出了“要奋发图强,为江华的尊严和光荣而奋斗”的号召,作出了《加快科学赶超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关于切实肩负如期脱贫摘帽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的决议》,提出了力争2017年脱贫摘帽,力争2017年全面实现三类县小康的目标,要求各级干部发扬“主人翁”精神,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唤醒了干部群众建设小康江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的主动作为,调动内生动力。

  坚持围绕“事业”用干部,以小康建设实绩论英雄,把工作实绩和干部任用挂钩,强化干部执行力。在创先争优、绩效考核、小康建设、精准扶贫、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财源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考核制度,加强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奖罚力度,让各级干部个个都有任务、有竞争、有动力,全县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正视差距 创造优势发展机会

  民族后发地区最大的出路在于创造优势。优势不会与生俱来,没有优势,我们创造优势。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

  一是积极创造政策优势,用好用活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的政策,积极争取特色产业县、“135”工程和上级支持政策,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打造“政策洼地”。

  二是积极创造要素保障优势,探索了“两置换、两保障、两转变”的征地模式,近三年征地1.5万亩,保证了用地需求;创建了省级金融安全区,新引进了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组建了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每年新增贷款均居永州市前列。

  三是积极创造园区平台优势,建立经开区联席会议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服务服从于经开区的工作。将25项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部门“见文行文”、“见章盖章”。五年投入18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

  四是积极创造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势。近五年来投入交通建设资金16亿元,改善内部交通环境,打造湘粤桂区域性边贸物流中心,加快融入珠三角、长株潭8小时经济圈。

  五是积极创造服务环境优势,牢固树立“项目的成功就是江华的成功,企业的做大做强就是江华的做大做强”的理念,大力打造诚信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企业实行“母亲式”服务,对不执行、慢执行、乱执行、软执行的坚决问责,推动全县上下“人人为项目服务、个个为项目出力”,有力推进项目建设。

  四个坚持 搞活县域经济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科学发展首先思路要赶超。我们将全县划分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区、绿色农业发展区、城镇工贸发展区”三大功能区,提出了打造瑶族生态旅游胜地、新兴工业县、绿色农业基地、边贸物流中心、文明幸福之乡的目标。

  一是坚持“生态立县”战略,良好的生态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把绿色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用生态文化旅游的理念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打造“神州瑶都”,把江华建成中国瑶族文化的研究中心、传承中心、开发中心、展示中心,建设瑶族旅游城市,打造知名瑶族生态旅游胜地的目标。

  二是坚持“开放兴县”战略,牢固树立“没有不开放的领域,没有不开放的行业,大开放才能大发展”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先行先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十二五”期间共引进项目188个,利用外资3.95亿美元,内联引资194亿元人民币。目前已有九恒集团、中国五矿、中国稀土、中国风电、广东温氏、山东正海磁材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和集团进驻江华投资办工业。

  三是坚持“民营活县”战略,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大力培育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市场主体,大力营造公平、开放、高效的市场环境,激活民营企业、民营资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我县市场主体有13200余户。

  四是坚持“产业强县”战略,把做强产业做为我们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支撑。

  目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新型能源、稀土新材料、新型建材、矿冶循环、农林产品加工等六大工业产业,新增产能1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形成以有机水果、有机茶叶、有机稻,优质玉米、食用菌、生猪、烟草等为主的绿色农业产业。

  同时,大力打造“神州瑶都”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政府“一掷千金” 博民一乐

  让各族人民共享事业发展的成果,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

  我县每年的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主要用于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突出抓好民族教育,五年来共投入14.08亿元实施合格校园、县城学校提质扩容、教师安居等“七大教育工程”,我县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进入全市前列。把精准脱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来抓,两年脱贫4.8万人。

  为了让每个江华人都能够共享高品质的优良生活环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投入5.3亿元,建设了高品质的瑶都大道、滨江大道、城北大道等。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生态县、省园林县城。“十二五”期间城市建设总投入116亿元,建设了瑶族图腾园、火车站广场、盘王殿广场等13个城市森林公园。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可以说是毫不吝啬,一掷千金。

  江华县是瑶族自治县,居民以瑶民族为主。不论是在工作或生活中,充分尊重瑶族群众的信仰和习俗,并大力弘扬瑶族优秀文化,使瑶族人民与全县各族人民携手共建小康江华,共谱“共建一个家、共圆一个梦”的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连续十年被评为“省平安县”,九次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先进县”,荣获了“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和“全国平安畅通县”称号。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