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为了心中的小康梦——甘肃东乡县杨家沟村见闻

2016年12月08日 09:02   来源:甘肃日报   

  本报通讯员朱霖赵怀斌

  “鸡鸣三县”的东乡县那勒寺镇杨家沟村,曾经因贫困在全县出了名。今年,这个村已成了预脱贫村,通过了临夏州和东乡县的验收,引起人们的关注。

  冬日的暖阳洒在山沟里,显得一片宁静祥和。这个村在东乡县西南部,位于东乡、和政、广河三县交界处,全村7个社217户人家,分布在两条山沟、一道梁上。

  “不怕日子穷,就怕没精神。令人高兴的是,村里的贫困户在脱贫之后,不等不靠不要,紧盯小康目标谋求发展……”在赶往杨家沟村的路上,县委主管扶贫工作的负责人介绍。

  这话确实不假。刚到村口,我们就碰见一对小夫妻,他们拉着皮箱,正往山下走。小伙子叫马苏力么尼,女的叫马梅花。他们说:“如今,新房子、新大门修起来了,但是,缺钱搞装修、买新式家具,现在趁着冬闲时节,到南方打工挣钱去。”(转5版)

  (接1版)

  来到马苏力么尼家,6间宽敞的大瓦房已经修成,只是外墙还没有粉刷,屋内没有装饰,他的母亲正在打扫羊圈,父亲马尔洒正在扎玉米秸秆,准备羊饲料。马尔洒说:“我今年63岁了,身子还算硬朗,还想打工挣钱,但人家都嫌我年纪大。我就在家管好两个尕孙子,和老伴养好羊和牛,让娃们放心地在外面挣钱,让我们的尕日子越过越好。”

  据介绍,马苏力么尼一家是今年的预脱贫户。从交谈中,我们发现,这些贫困户思想不贫困、志气不贫困,并没有苦熬苦等着别人送小康,而是为了心中的小康梦努力着。

  在杨家沟,有这样一个家庭人人赞、人人夸。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像,这家在政府的帮助下,已通过自身努力脱贫了。这家的男主人马帅而布靠着两个假肢行走,妻子腿有病,行走不便,老人也年近古稀,还有两个小孩,如今他们家,已有了宽敞明亮的8间大瓦房,屋内的设施很讲究,还养了3头牛。

  今年夏天,在房屋改造中,马帅而布戴着假肢,和正常人一起干活,镇村干部劝他,不要太累了。他却说:“像我这样的家庭,遇到这么好的政策,大家帮助我修房,自己不下苦,心里闷得慌。”就这样,他们的新房子、新养殖暖棚都修好了。10月初,全家带着孩子到金昌市租赁了一间铺面,开始打锅盔挣钱,生意还不错。

  “像他家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靠政府帮助支持过日子,但他们自强不息、奋发致富。”兼任村支部书记的副镇长马永海说,在马帅而布的影响下,不少贫困户都纷纷走出家门,想办法出去打工挣钱。

  在村民们的眼里,马明德一家活不起人来,因为他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几年,他到新疆等地做生意也失败了,家里一贫如洗。镇党委书记马海渊等干部多次上门给他做工作、帮他想办法,使他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通过危房改造项目和精准扶贫贷款,修了6间新房,还盖上了5间养殖暖棚,2头牛、6只羊养得很光亮。

  10月25日,马明德家开了个家庭会,决定让上门女婿和女儿到临夏市一家餐厅打工挣钱,自己和妻子在家搞养殖,计划到明年春天,用挣来的钱修大门、修院墙,增修暖棚扩大养殖规模。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如今,杨家村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门口,自来水进到了院子里,30多户贫困户都盖起了新房,修建了养殖暖棚,生活基础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心中有小康,脚下有力量——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加激发起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为了心中的小康梦而不断努力的信心和决心。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