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核桃庄乡富民路上一个“干”字

2016年12月06日 11:16   来源:海东时报   

  青海新闻网讯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地处浅脑山地区,由于山大沟深的地理和干旱缺水的现实,这里的绝大多数农民世代都是靠天吃饭。虽然一度也有过战天斗地的挣扎,但是始终也未能打破贫穷的魔咒。

  面对这样的局面,打破核桃庄人贫穷的魔咒成为了核桃庄乡党政班子的当务之急。乡党政一班人立足当地实际研判全乡现实,结合当地实际寻求发展思路,参照当地实际异地学习取经,深度总结出核桃庄乡富民路上必须干字当头。

  理清了发展思路的乡党政班子,科学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认真谋划了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名优品种引进和示范工作。并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真抓实干,使全乡面貌在一个干字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核桃庄乡人也从中切实感受到了新发展带来的大实惠,在富民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核桃庄乡党委书记沈云表示,富民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全乡上下瞅准目标、抓住机遇、齐心协力真干实干加苦干,实现脱贫不是问题,奔向小康才是目的。对此,核桃庄乡党政班子有信心、能干成……

  瞅准目标真干

  农村发展千变万化也离不开土地,既然离不开土地就在土地上做足文章。这是核桃庄乡党政一班人最基本的自身研判和发展思路。

  基于这样的研判思路,学习他人先进的理念和方式便成为了核桃庄乡党政一班人寻求发展新路径的突破口。乡党政一班人先后赴陕西镇安、柞水,甘肃通渭学习考察。在学习考察中他们发现,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核桃庄乡的地理条件十分相似。特别是甘肃通渭无论在地理条件上,还是发展方式上,更加接近核桃庄乡的实际,甘肃通渭的许多做法核桃庄乡也曾经尝试过,但是他们的发展却远远走在了核桃庄乡的前头,实力强、步子大、后劲强。后来经过研究发展,其中的差距在于核桃庄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农业项目规划不够细致,名优品种引进示范工作不到位,未能形成产业发展链条,忽略了细节导致发展不能良性循环,造成发展迈不开步子、没有后劲。

  据此,核桃庄乡党政一班人及时调整思路,科学制定了种养结合、规模发展、上下联动、资源兴农的发展模式。就是说,继续在土地上做足文章,利用浅脑山地区全膜玉米种植优势加大种植面积,以粮代饲,发展牛羊养殖,延伸种植产业链条,转化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当地马铃薯品质优势,走规模化发展到路,计划三年建成2000亩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抢占马铃薯产业高端位置实现农民增收;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当地优质牛羊、马铃薯稳定订单销售出口,做足产品下游文章,为产品上游生产提供保障,主动调动农民种养积极性,形成产业良性循环,保持产销平衡,规避产业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以宽松的扶持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乡村旅游项目,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游,打造有别于目前农家乐的新型乡村度假区,以此吸引人、留住人增加农民收入。

  抓住机遇实干

  在核桃庄乡前所未有的变化中,核桃庄乡党政一班人抓住机遇干起来,是富民路上迈出了坚实第一步的关键。特别是抓住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机遇,用足政策谋发展受益匪浅。

  核桃庄乡里长村是民和县有名的后进村,建国以来该村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室,更不要说党员活动室、群众文化广场之类的组织阵地和娱乐场所。自从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春风刮来,该村无论从组织阵地还是村容村貌、无论是人居条件还是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彻底变化。仅近一年来,投资200多万元的村委会办公楼、党员活动室拔地而起;3.5公里公路沿线两边村民新大门一字排开,洁白的围墙和鲜艳的国旗成为了全乡一道靓丽的风景;二级提灌项目全面建成,结束了里长村人世代靠天吃饭的历史;全村危房全改建,就连失去劳动能力、孤寡、残疾人员也全部妥善安置到了社会福利机构。在村会计白增云家的热炕头上,村里这两年的巨变让他说不尽、道不完,一声一个:“党的政策实话好,村里的变化实话大。”

  民和有穷得出了名的“四大名山”,记者所到的排子山就是其中之一,地处山顶的大库土村原来有70多户人家,如今“跑”得只剩下了25户,“跑”了的村民是被穷字逼跑的,剩下的村民是穷得连跑的能力都没有的,由此可见该村是何等的穷。由此剩下的25户人家也就成了天然的贫困户,对此核桃庄乡党委、政府借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下决心将这25户人家整体搬迁。现如今,在山下一块平整的土地上,25座套内面积80平方米的新房主体完成,明年盛夏有望全部入住。对此,大库土村的25户贫困户喜笑颜开,称“好政策是党给的、新住址是乡定的、房子户型是自选的,其中的好处是没说的。”

  类似的悄然变化在核桃庄乡举不胜举。近一年来,全乡3个贫困村1个后进村,394户1733名贫困人口中,3个贫困村基本实现脱贫,1个后进村面貌焕然一新,60户288人告别贫穷。2017年,彻底甩掉贫困的帽子,实现全乡脱贫不再是梦,而是志在必得的目标。

  齐心协力苦干

  拔掉穷根子,仅有政策是不够的;实现小康梦,仅靠政府是不行的。在核桃庄乡采访的过程中,乡党政部门和村民、社会力量汇成一股力量,形成一个共识,全乡上下齐心协力苦干的生动局面让记者耳目一新。

  在精准扶贫中,每脱贫一户,人均给予政策扶贫资金5400元,这好比是输血。核桃庄乡党政班子抓住这一扶持契机,积极引导贫困农民借机造血,鼓励贫困农民发展牛羊养殖,一面帮扶搭建家庭牧场,一面倡导搬迁户人走牛羊进,利用闲置院落房屋养牛养羊,这一引导深得大家的响应,农户利用扶贫资金养牛养羊蔚然成风。仅大库土村一个村25户贫困户中现已建成家庭牧场18个,牛羊进圈数300多头(只)。

  村民马海买告诉记者:“我以前不养羊,今年国家发放扶贫资金,乡上要求我养羊养牛不断自我发展,我也想一直靠政策、靠政府救助不是个办法,用扶贫款盖了羊圈,向亲戚借了4万元买了100多只羊,细算了一下,一只能赚200元左右,几年就能还清借款,脱贫致富,不断循环投入,收入十分可观。这样看来,一要靠政策,二要靠政府,关键还要靠自己干起来……”乡干部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只要我们把市场出口找好,农民自己会在养殖上加大投入,一只羊收入200元左右,每户养100只一年两出栏就是4万元左右的收入,循环投入下去,家庭牧场一定会走向规模化良性发展的道路。”

  像马海买这样的农民在核桃庄乡不是少数,在乡党政部门的引导下,一个新的牛羊养殖基地在核桃庄乡兴起,民和“四大名山”之一的排子山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而是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山,“排子山大羊圈”的招牌已经赫然树起,打造“排子山大羊圈”品牌的锣鼓声就此响彻,将“排子山大羊圈”优质牛羊肉打进全国市场的脚步悄然迈出。与此同时,以排子山为核心,吸引社会资金打造千亩花海项目已经流转土地500亩;利用荒山种植千亩花果木项目已经成林;营造百里花廊项目明年开春便可实施;农家传统面食品加工产品尝试触网。

  将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贫困户输血变造血是核桃庄乡党政一班人工作的一个亮点。采访中记者发现,他们发展的基本思路是能让大多数农民加入到发展中来普遍获得发展成果。在项目设置和发展规划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发展规律,将党的惠民政策与引导农民自我发展相结合,将农户小散生产加以整合推向产业化。在同样的土地上找到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子,让同样的农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活法……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