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长征路上富民曲

2016年12月01日 07:46   来源:甘肃日报   

  本报记者孙海峰

  长征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壮丽的诗篇。

  在这一诗篇中,俄界、两河口、宕昌、榜罗、华家岭、会宁、山城堡等组成了她的“甘肃乐章”。在那峥嵘岁月里,甘肃人民为红军提供军需给养,大批陇上青年踊跃参加红军,对红军克服困难、化解危机起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征程中,这里的人民正以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努力奋斗着,力争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这些红色地标,正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他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建富民”助攻坚

  宕昌县哈达铺,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经历了1935年9月20日那个阳光和煦的秋日后,这里因长征路上“加油站”,“落脚陕甘决策地”而闻名世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哈达铺,点亮了革命的希望之火,为宕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红色资源。

  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资源贫乏等原因,宕昌县属国列贫困县,也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之一。全县辖2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总人口31.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6万人,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4年底,全县共有重点贫困村150个,贫困人口9.34万人,贫困面为32.9%。

  在精准扶贫征程中,如何才能尽快让贫困群众的收入多起来?面对这一难题,宕昌县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将拓展助农增收“十条路”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措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社会联动、金融撬动”的良好发展局面,加快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宕昌县把建强农村党支部作为“党建富民”工程的基础来抓,大力实施“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活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养鸡产业,并将发展养鸡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助农增收十条路之一,探索出了党建促扶贫的有效机制。

  羌凤帽帽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15年宕昌县委组织部在双联行动中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组建的“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规模化养殖场。只半年多时间,这个“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就释放出了惊人的能量。今年春节前,全村32户贫困户除每户得到了2000元分红外,还获得了自己按比例的分红,而全村人在土鸡产业的带动下,也分别得到了不菲的收益,激发了当地群众养殖帽帽鸡的积极性。

  今年,县里向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选派“第一书记”165名,将41名大学生村官调整到贫困村任职,继续扩大“产业富民”示范村的示范带动效应,在党建扶贫、支部引领、产业富民的辐射带动下,宕昌县草地林地生态放养鸡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全县1000只以上规模养鸡户达12家,共创建“产业富民”示范村30个。由此,一条通过村级积累为当地公益事业“造血”的新路也日渐清晰。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干部。为了激发基层干部开展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宕昌县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

  “通过在甘江头乡率先推行‘绩效月考评、报酬月发放’制度,使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何家堡乡草坪子村干部主动承担起‘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的发展任务,投入到养鸡专业合作社建设中,引领合作社发展壮大,使村干部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激发了其他村干部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宕昌县委组织部部长刘永成介绍说。

  通过实施“党建富民”工程,宕昌县把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直接延伸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以“领、带、促、推”等方式,走出了一条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经济发展互动共融的新路子。截至2015年底,全县整体脱贫重点贫困村24个,减少贫困人口2.8万人,减贫率达29.98%,贫困面下降到23.06%。

  红色沃土换新颜

  通渭是一片红色的沃土,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径通渭,红军战士的足迹遍及通渭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1935年9月,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榜罗会议”,正式作出了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保卫和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大本营的重大决策。从此,“榜罗会议”被载入了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通渭这片土地,因这段红色历史而闻名全国。

  也是在通渭县华家岭,1936年10月,红五军于此狙击前来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800多名红军将士血洒华家岭,保证了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赢得了长征的最后胜利。在红军会师前后的十多次战斗中,华家岭阻击战是其中最为艰苦激烈的一战。

  通渭县华家岭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这里海拔高、降水量小,仅就自然条件而言,极为恶劣。正是由于天气无常、地势险恶,310国道修通后,这里仿佛真的被人遗忘了。

  近年来,华家岭乡打响了脱贫攻坚的另一场战役。该乡坚持以“路水电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为重点,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富民产业培育,投入金融支撑,确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个个连接着科研、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绿色发展产业链打上了高效、特色、现代的标签,正在这方红色沃土上开花结果……

  在华家岭乡世歌尧村的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曁云杉育苗基地,记者日前看到林下一群群乌骨鸡、贵妃鸡、土公鸡、绿壳蛋鸡有的专心啄食,有的展翅起舞,与一棵棵新育的云杉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生态美卷。

  据了解,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华家岭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发起组建,流转荒山1万亩、土地200亩,建成林下经济曁云杉育苗基地,吸收方圆贫困户为社员,目前已引进8000只乌骨鸡1.8万只贵妃鸡,种植观赏牡丹3000株,种植黑枸杞10000余株。

  “种植新品种燕麦饲草投入劳力少,产量高,签了订单不愁卖不出去,亩均收入过千元,真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好路径。”村民杨向阳说起种植燕麦饲草的好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华家岭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华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善马村新建占地48亩的燕麦饲草收购加工基地,采取“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全乡10村396户农户及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燕麦饲草订单种植6000亩,实现“人均一亩草,增收600元”的目标。

  在榜罗镇,通过不懈的努力,这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变,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脱贫村社社通砂路,人畜安全饮水率百分百,各村全通动力电。通过结构调整,这里已经摆脱了单一产业的束缚,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多了起来。依托良好的光照资源和充足的土地资源,榜罗镇发展起光伏电厂和风力发电站,2016年,仅光伏产业带动全镇3122户,每户收益在3000元以上。除此之外,全镇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都早已突破万亩,林果种植,牛、羊养殖,也已成为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华家岭人用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乡18个村,石卜、活马、后湾、老站、大牛、小牛六个村实现了整体脱贫;榜罗镇实现817户3945人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3670元增长到5185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