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扶贫日记】走出贫穷的轨迹:坎子山村民房的变迁

2017年05月27日 1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之年。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活动,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到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扶贫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推出“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为您带来脱贫攻坚一线的真实见闻,敬请关注

  时间:2017年5月26日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

  从坎子山村继续向西行,至湖北关,连排醒目的两层小洋楼分散在道路双侧,这儿就是闻名遐迩的湖北西北门户——湖北口。由此向西可达陕甘、通西域,向东可入襄荆,到江南。

  历史上湖北关一带是秦楚之间重要的粮道和商道,过往的盐商茶商在这里歇脚驻足,官差邮差在这里饮马加料。民族英雄岳飞、农民领袖李自成,都曾在关下屯兵血战。明朝末年,回民的一支带着家眷,由陕西潼关、渭南一带迁移至此,在周边的虎坪村、坎子山村等地安营扎寨,成家定居。

  时间在流逝,历史在更迭,一代代回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曾经聚集在关口内外的小驿站,慢慢演变成村民居住的土坯房,如今已被连排的民族风情楼取代,陕西、湖北两省对比着建,成了一道风景线。

湖北关,道路沿线全是连排的小洋楼

  和关口内外驿站的演变一样,住房的变迁,是坎子山村民对过去岁月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村民杨财华的老家,远在十里之外的牛头岭,全村海拔最高的那个山头。是间土坯房,简陋又局促,夏秋时节,有时吃着饭,房顶上的草鞋虫能掉到碗里。年轻时,杨财华最大的梦想就是哪天能住上楼房。他说,坎子山村里,很多人穷尽一生,就为修个好房子。

图为坎子山村已废弃的土坯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从草房到砖房到楼房。”在杨财华的记忆中,坎子山村村民的住房经历了四次大变革。

  1985年,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带领着村民,把茅草房变成砖房,前后时间跨度8年之久。“盖一间房需要3000块瓦,全村150多户人家,要耗费近20万块瓦。”杨财华说,附近没有砖瓦厂,这些瓦,都是村民在自己研制的小土窖一块一块烧出来,再一块一块背到家。

  2008年,坎子山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建成搬迁扶贫小区2个、24套住房,小区实施场地硬化、绿化,公厕、垃圾池全部配套。杨财华成为第一批住户之一。

杨财华的新居在连排的楼房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2014年,推进民居改造工程15户,全村100多户村民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到了去年,坎子山村推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首批共有47家,148人可以搬进交通更加便捷的新楼房。

  听说村里有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些贫困户喜忧参半。

  “今年过年,儿子儿媳妇都没回家,呆不惯。想搬进新楼房,但搬进去没有生计,我家的这些猪、羊、鹅、兔可咋办呢?”余照琴说。

  采访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担忧:

  “新房不能烧柴呀,开销太大。”

  “我老伴腿脚不利索,爬上爬下不方便。”

  “舍不得这个老家,搬过去了住不惯还能回来吗?”

  一旦涉及到钱,问题更复杂了。

  “搬进去,完全不用花钱?多多少少还是要出的,家里拿不出来呀。”对于免费搬新家,贫困户陈绍喜始终半信半疑。

  村干部反复给贫困户讲解:按照国家规划,各地在搬迁中严格控制搬迁住房建设面积和标准,防止贫困户因搬迁而增加债务。同时坚持住房搬迁与后续产业发展统筹考虑,解决搬迁人口的脱贫问题。

  为动员安土重迁的熊耀柱搬家,村干部几乎快踏平了那条本来杂草丛生的路。“不搬,不习惯,住在这自由。”面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的询问,今年70岁的熊耀柱再次坚决地摇摇头。村里最终决定还是尊重他的意愿,替熊耀柱把年迈的老屋重新翻修了瓦顶。

  更多村民对搬家持积极态度。李意莲今年8月就要住进新房了,“以前全家7口人挤在60多平方米的地方,羊栏挨着厨房,厨房和卧室在一起。不卫生,能搬进楼房,可算了了件心愿” 。

3个月后,李意莲将住进身后正在建设的新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魏登殿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40多年前我当上村干部,心里头最想干的一件事,就是改善大家的住房条件。村民住房条件太糟,人、牛、羊睡在一起都是常见的事。大家住得都差,没有比较就没有动力,都凑合着过一天算一天。居住条件改善了,人才有精神头去好好发展事业,才有一天要过得比一天好。”

  搬下去后生计如何维持,是贫困户是否愿意搬、能否稳得住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魏登殿带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了100多亩荒地,今年将被平整出来,分给搬迁户,做耕种之用。此外,联合国国际农发基金给搬迁户每户补助2.2万元,建羊栏,并配十几只种母羊。“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不走出那一步,只能永远困在原地。”

  3年前已经搬进新农村的魏高印在村里第一个开起农家乐,一碗农家小炒肉卖几十元,一碗山里的野菜,卖十几元。上半年,魏高印陆陆续续接待了十几桌游客。驻村干部给他出主意,置办几张特色餐桌,把家里客房再装修一下,做民宿,客人嘛,等到今年10月村里的景区开园了,陕西来的、湖北省内来的,只会越来越多。

  5月,坎子山村天气终于渐渐升温,蓝天白云下,青山俊俏,槐树花正红,蒲公英满地。在漫山的植被中,常常能遇到已人去屋空的老土房,独自凋敝。游客若来寻访,只能通过这些依稀的遗迹来感悟这个山村的沧桑变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