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金记者驻村扶贫·花絮】贫困村都是穷山恶水?一组照片刷新“眼界”

2017年05月26日 23: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景远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本月初,经济日报社派出8位记者分赴8个贫困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精准扶贫驻村调研采访,第一时间发回的“金记者扶贫日记”系列报道在中国经济网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一篇篇日记从何诞生?记者们在村中的生活究竟怎样?“金记者驻村扶贫·花絮”为您揭晓

  说起贫困村,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穷、荒凉、黄土、尘沙……大家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这样的电影镜头中:

  下面这一组,由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从贫困村实地发回的照片,想必会颠覆不少城市人的“想当然”,刷新大家的“眼界”。

图为湖南省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水库俯瞰风景(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图为贵州省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一隅

图为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的桑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图为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山青,水碧,满目苍翠。天蓝,风轻,空气清新。一片片美丽的田野,一幢幢整洁的房屋……全然是“深山有人家”“世外现桃源”的图景。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美丽的村庄,怎么会是贫困村?

  贫困,贫于“困”。因为地势偏僻、道路难行,很多村子被“困”在山中,人走不出去,物资进不来,尽管坐拥青山绿水,却无路发展,成了与世隔绝的穷困之地。

  照片中的这些山村,曾经也是如此,面朝大山,坐困愁肠。

  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蓉蹲点的陕西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过去生活在山沟的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就像代仲兰在山上的老房子,昏暗潮湿。爱干净的代仲兰把墙和顶棚都用塑料布包了起来,要不一片片的泥土掉在身上是常有的事。

图为代仲兰在山上的老房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图为代仲兰在山上的老房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这几年,池河镇为贫困户建起了400套安置房。代仲兰邀请刘蓉去看她家在镇上的新房子。“以前一遇到下雨村干部们就跑到山上,挨家挨户敲门,接我们下山,生怕有一点闪失。有了新房子,下雨就再也不用担心了。”代仲兰说,“你看这里多好,街道都是水泥路,也不会像山上一样一到下雨就踩得两脚泥。”

 

图为代仲兰在镇上的新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图为代仲兰在镇上的新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蓉/摄

  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华林蹲点的湖北坎子山村,59岁的孟志国因为穷,一直没娶上媳妇。小时候,一家6口人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土房子里,冬天灌风、夏天漏雨,穷到大年三十能吃一顿玉米糊糊就是“好生活”,穷到“衣服不能遮羞丑”。到了婚嫁年龄,媒人登门说亲,均因对方嫌弃家穷,没成,蹉跎至今。

图为孟志国和下身瘫痪的老母亲。(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图为坎子山村废弃的老房子,是村民们曾经的栖身之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像孟志国这样的情况,在贫困山区不算个例。在贫穷和孤独中过了半辈子,人到晚年如何养老?在坎子山村,李华林看到,一方面,国家各种政策在兜底,符合条件就可以享有低保、养老保险、退耕还林补助和粮食直补等政策。另一方面,针对无依无靠的老人,村里建设了保障房,配置耕地,免费入住,集中安置,集中养老。

图为坎子山村为无依无靠的老人建设的保障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吉蕾蕾蹲点的青海省上滩村,平均海拔3100米,每年霜冻期长达6个多月。村民告诉吉蕾蕾,以前交通不方便,村民手上也没有闲钱,吃得最多的蔬菜就是洋芋,“如果实在想吃点绿叶菜的话,过了4月,村民就会到山上去挖点马英子、苦苦菜等野菜给家里加餐”。

马英子是上滩村最常见的一种野菜,过去被人们充作加餐的“绿叶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青稞馍馍是当地的一种传统主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这几年,村民养牛养羊、外出打工都赚了点钱,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一下子开着小车到处流动的菜贩都来了。不仅如此,村民们自己也能在大棚里种青菜,霜冻期吃点瓜果蔬菜不再是一种奢望,村民餐桌上的菜也越来越丰盛。

图为开着小车来村里的菜贩(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荤素搭配的一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吉蕾蕾/摄

  中国经济网记者郝红波蹲点的湖南省衡阳县界牌镇将军村,地处衡山深处,最高海拔1120米。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溪流淙淙,风景清幽,有“世外桃源”之称。然而,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通讯落后,村子一直发展不起来。

图为将军村的老房子(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图为将军村的老房子(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如今的将军村,修通了路,建起了蓄水池,通上了手机信号,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良好的生态优势显现出来。猕猴桃、天花粉种植,黄牛养殖等项目相继而来,既搞活了农业生产,也成为发展旅游的新亮点,种植季、采摘季,不同时节有不同的关注点,令游客流连忘返。

图为将军村水库(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图为将军村雷钵岭(中国经济网记者 郝红波/摄

  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姜帆蹲点的贵州省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过去,没有一条硬化的路面,也没有像样的房屋。封闭落后的小山村,村民生活的艰辛程度是外乡人根本无法真切体会到的。

 村里这条河以前没有桥,村民得蹚水过河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村里人逐渐富裕起来,有了硬化的道路,纷纷盖起了砖房。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和提高,村民有了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一个个宽敞漂亮的文化广场修建起来,成为人们跳舞、聊天、健身的好去处。

如今河上建好了“连心桥”,方便村民出行

图为位于党湾街的幸福苑文化广场

    修通路,搬新居,发展产业,激活内生力,在脱贫攻坚的推进过程中,许许多多贫困山区的乡亲们摆脱了大山的“禁锢”,打开眼界,走出一条新路。

  从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

  国家不断加大脱贫攻坚推进力度,就是要在2020年之前解决我国现有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所有的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

  在这场决战贫困的战役中,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今后,我们的山村会越来越美丽富裕,发展出不逊于现代都市的独特风景。(中国经济网编辑 景远)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