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韩啸
“新发地市场共达成收购签约10.6亿元,采购量12.3万吨。所有的采购合同,我们将在今年内落实完成!”6月26日,2018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对接活动的签约现场,北京新发地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话音刚落,现场爆发热烈掌声。
掌声来自全国453个贫困县的供货商代表。他们带着当地优质特色农产品,来到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参加产销对接活动,既满怀自豪,又充满期待。同时到来的还有1370多名采购商,其中不乏新发地这样的大型农产品集散市场,也吸引了如京东商城、一亩田等颇具实力的电商平台。
这一活动是农业农村部在扶持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上拿出的有力措施。活动现场,“成交”不断,“大单”频现,现场达成签约额逾54亿元,总采购额更是达到127亿元,给贫困地区的农民结结实实送上了一份大礼。
既是展览会又是订货会
在场馆入口处硕大的显示屏上,一串串数字不停地跳动着,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名字滚动出现。每当有签约达成,具体的交易情况同步展示在这块屏幕上,现场交易气氛热烈。
如何构架起“土特产”与“大市场”之间的桥梁,是参与组织这次对接活动的每个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主会场内分设“三区三州”展区、11个集中连片贫困展区、农业农村部定点扶贫县展区、环京津28个贫困县展区等,什么产品更受市场青睐、哪些经销商采购意愿更强,这些关键问题都在前期经过了主办方充分的调度,并提前进行了虚拟配对,最大程度上确保了精准高效对接。
陕西省陇县县委书记杜长生,抱着一只可爱的奶山羊羔,吼着一口纯正的秦腔走上了“产业扶贫在行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大型公益活动”的舞台,并深情讲述自己一家四代人与奶山羊之间的不解之缘,让到场的30位采购商代表对来自美丽关山草原的奶山羊产生了浓厚兴趣。
像杜长生一样,来自12个深度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纷纷登台,用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为到场来宾倾情推介当地优质农产品,让这些平素藏在大山深处的农产品在采购商和消费者面前精彩亮相。
不仅重实效而且管长远
“让我们携手共进,同心协力,共同实施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让更多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出山村,走向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这是农业农村部联合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等九部委共同发出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行动倡议。倡议还号召各类组织、广大消费者和新闻媒体共同行动起来,参与到对接行动中来,助力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
从政府部门到各新闻媒体、公益组织,多方搭台让贫困地区农产品唱好一出大戏,不仅重实效、促签约,而且建联系、管长远。
西藏林芝阿姆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科春说:“资金、运输成本问题都是扼制西藏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政府和银行目前都提供了倾向于西藏农户的长期优惠政策。现在通过政府搭线,我找到了点对点的对接企业,线上的、线下的都有。”
除了政府层面的努力,高科技企业和信息技术也使产销对接更精准有效。由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推出的“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通过手机号注册的方式,就可以将来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的数量、品类、地理位置等关键要素上传到云平台。经过区块链技术处理,这些产品将与合适的采购商实现对接,并通过价格、距离、运输成本等关键要素进行排序。针对一部分小规模经营主体产量有限、位置偏僻等情况,系统也支持通过合作社等其他联合经营的形式参与进来。
塑造好品牌对接大市场
通过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是贫困地区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抓手。湖北省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说:“品牌强农的思路对贫困地区启发很大,我们的产品很难做到全国第一,但一定要做到全国唯一,目前咸丰就在积极推进‘唐崖’品牌和‘世界硒都’的建设。”
江西省赣州市提出要坚持“主销城市”战略;甘肃省定西市则通过大力发展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闯入中高端市场;河北省平泉市则依托高新技术打造“中国菌乡”,以技术支撑打出品牌……通过这次产销对接活动,越来越多贫困地区的生产经营主体代表开始更多地从市场的角度来反思生产,以服务消费者的现代营销观念来提升产业结构。不少贫困地区政府和新型经营主体表示,将加快标准化生产、加强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加强品牌建设、打通产销信息渠道,让农产品卖得出去、卖个好价钱。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