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治沙治穷可以共赢

2018年06月19日 11: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发为

  沙漠和荒漠化地区在治理前往往生态环境恶劣,经济条件较差,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也大都处在贫困线附近。据统计,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脱贫攻坚战”,旨在进一步改善沙区生态状况,实现治沙增绿和脱贫致富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逐渐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荒漠化防治之路。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3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许多地方在治理沙漠的同时,还带动当地民众脱贫。比如在中国库布其沙漠,据2017年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报告认定,库布其共计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为社会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10.2万人摆脱贫困。

  沙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沙漠治理和扶贫可以有机统一。首先,二者参与的主体是一样的。无论是治沙还是扶贫,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沙漠地区的自有活力,发挥当地百姓的积极性,让当地百姓有参与感,然后才能有获得感。

  第二,二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相同的。治沙,不仅要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要通过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特色沙产业,让当地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第三,二者并非独立的两件事情,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在治沙上苦下功夫,能够改善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也是为扶贫解决了很关键的一环——打好基础设施;在扶贫上多做文章,同样能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持,治沙也就不会半途而废。

  如此看来,治沙与扶贫,统筹在一张棋盘下是妙棋。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