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曾经是寸草不生的千年荒漠,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农牧民在沙漠里靠着一点沙生植物,艰辛游牧,生活贫困。如今,这片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1/3已经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已达到53%。同时,沙区农牧民们积极参与治沙,成功走上了致富路。
Ⅰ.治沙扶贫两手抓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流传于农牧民口中的这句顺口溜,正是之前沙区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如今,通过参与治沙,十多万沙区农牧民实现脱贫,成为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3000多名农牧民把151万亩荒弃沙漠转租给治沙企业,成为“地主”,人均收入16.6万元。另有93万亩农牧民承包的沙漠入股治沙企业,按固定比例分红。沙区农牧民还积极参与治沙产业,实现了从农牧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仅在沙漠治理中,库布其就先后组建 232 个治沙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人均年收入达 3.6万元。
59岁的吴直花,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的国家级贫困户。为了帮助吴直花脱贫,在政府的指导下,当地企业给她分了30亩沙地种植有治沙改土和药用经济价值的甘草,企业包种苗,包培训,包技术,包收购。企业自创了让甘草躺着生长的技术,可以让1棵甘草的治沙面积扩大10倍,并把这项技术无偿传授给吴直花这样的农民。通过种植甘草,吴直花一家摆脱了贫困,住进了新居。截至目前,库布其沙漠的甘草种植面积累计达220万亩,每亩甘草可创收400-450元,带动1800多户、5000多人成功脱贫。两三年后,沙漠土质得到了改良,可以种植西瓜、黄瓜、葡萄等有机果蔬。现在吴直花等农牧民搞起了电子商务,销售沙地里出产的有机果蔬,无污染,价格高,这些果蔬在网店里供不应求。
生态环境的改善更是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许多农牧民在发展沙漠特色旅游上动起了脑筋。
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村的牧民斯仁巴布,曾经在沙漠里养羊和挖野甘草为生,每年收入才两三万元。随着沙漠绿了,路通了,游客多了,他在牧民新村开了一家“草原请你来”饭庄,单餐能接待80人的旅游团。随着沙漠地区农牧民饭庄和沙漠旅游生意越来越好,斯仁巴布又趁热打铁,购买了20多辆穿沙摩托车出租给游客,一年收入保守计算也有二三十万元。
在库布其,近1500户农牧民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服务业,户均年收入10 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
Ⅱ.生态治沙走出去
库布其生态产业治沙扶贫模式让当地10.2万群众摆脱了贫困,让900多万亩沙漠变成绿洲与良田,让库布其沙漠所在的杭锦旗成功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和自治区级贫困县的帽子。
库布其模式在中国乃至全球引起强烈反响,众多深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都强烈呼吁中国分享库布其经验。
库布其经验内容丰富。它建立了一系列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包括旱地节水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生态大数据示范中心、智慧生态,以及与联合国环境署共建的“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等,为其他地区治沙提供广泛借鉴。
甘草治沙改土扶贫、沙漠生态光伏扶贫,这些在库布其沙漠创建的生态治理和脱贫模式,已经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毛乌素,新疆塔克拉玛干、甘肃腾格里、西藏山南、青海祁连山等几大荒漠化地区悄然落地,并且沿着“一带一路”款款而行。
30年来库布其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治沙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治沙、产业化治沙的新路子。他们首先研发了沙柳、柠条、杨柴、花棒等1000 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创了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多种沙漠生态工艺包。
库布其在实践中创新出气流法植树、水冲沙柳种树法、无人机植树、“微创”植树技术、甘草平移栽种和精准浇灌技术等2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
46岁的库布其农民张喜旺,是当地企业组织的治沙民工联队的队长。他介绍,水冲沙柳种树法是企业无偿传授给治沙民工的专利技术,采用这种方法,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相比传统植树技术,效率提高10倍。
在工业上,库布其主要利用生物、生态,工业废渣和农作物秸秆腐熟等技术,发展土壤改良剂、复混肥、有机肥料等制造业。
在能源利用上,库布其充分利用沙漠每年 3180 小时日照的资源,大力发展沙漠光伏项目。通过“板上发电、板间养羊、板下种草”的方式,利用光伏板生产绿色能源,通过光伏板间草林种植防风治沙、光伏板下养殖羊及家禽形成的天然生物肥反哺种植,实现了良性互动。
如今,通过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的“四轮驱动”,在当地群众和亿利集团等沙区企业的艰辛努力下,库布其的农牧民实现了世世代代的脱贫夙愿,同时,这种生态产业扶贫的模式也成功走出内蒙古,走出中国,为其他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提供有益借鉴。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