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健康是“扶贫的根本、脱贫的关键”。
俗话说,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在我省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多民族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悬在贫困群众们头上的利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路上的“硬骨头”,为防止百姓“病根”变“穷根”,更需要加快补齐基层健康扶贫这块短板。
就我省而言,从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群众“看得起病”的保障水平明显增强,“看得好病、看得上病”的可及性、可得性进一步提升,“少生病”的愿景逐步显现,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医疗扶贫,是一项有温度的民生工程。温度体现在,从顶层设计上,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场关键战役;温度体现在,公立医院改革先行,不断下放权力,让利于民,对突发事件和贫困群众的疾病救治开通“绿色通道”——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和交费等,闪耀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温度体现在,全省各地的基层医疗工作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行医真谛,当面对医学也束手无策的疾病时,从医者的耐心、爱心也会融化贫困群众的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健康扶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长期任务。做好医疗扶贫工作,就是要精准“对症”,精准“下药”,要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从根源上拔掉贫困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穷根”。让群众“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筑牢坚实的健康保障。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