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软实力+硬功夫 乡村振兴如何打好特色产业发展牌?

2018年05月21日 11:38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

  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特色带来的比较优势意味着市场竞争力,也意味着效益。如何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何将静态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动态的效益提升?特色作为一种“软实力”更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和农业企业应对市场的“硬功夫”。

  古有“鎏金铜蚕”今有“致富金蚕”

  陕西蚕桑产业光耀古丝路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蚕桑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标志着汉代陕西南部地区养蚕缫丝业的兴盛,也见证了2000多年前先辈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

  古丝路穿越千年。如今,茧丝绸产业依然是陕西省区域性特色产业,在陕南秦巴山区和关中浅山丘陵部分县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财政增长的的主导产业;生态桑作为退耕还林优势树种之一在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陕西省以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为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据陕西省农业厅统计,2017年陕西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20万亩,全年养蚕发种30.03万张,全行业产值超过50亿元,蚕农实现收入20亿元。

  生产推广技术轻简致富

  “密植桑、简养蚕,十五六天见现钱。”如今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蚕桑产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通过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可以实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增收。”镇安县农业局局长朱炜说。

  杨峰是镇安县永乐镇中合村贫困户,从去年开始在镇帮扶干部彭涛的指导下栽种桑树,并加入村里的合作社尝试养蚕。“第一次从合作社认领了6张蚕床,仅仅养了14天就收入了1.2万元。”杨峰一边拿出一张蚕茧销售票据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的致富打算:“今年已栽植近20亩桑树,争取明年彻底脱贫。”

  记者在镇安县采访了解到,按照小蚕共育、大蚕分养及蚕台饲育等标准化生产模式,发展蚕桑产业具有“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一年养蚕摘穷帽,二年致富拔穷根”。“仅小蚕共育一项技术革新,就使得这项产业在产品质量、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并且大大节约了蚕农喂养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广大蚕农的经济收益。”朱炜说。据了解,2017年镇安县全年养蚕5308张,产茧100.84吨,蚕茧产值504万元。

  “目前,陕西省集成总结出轻简高效蚕桑生产配套技术,包括桑园轻简省力化管理技术、小蚕标准省力化共育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桑园冬闲季套种套养技术以及配套的设施设备等,使劳动工效提高50%以上,促进了强村大户工程的实施。”陕西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郭昶说。

  据了解,陕西省已经成立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由省园艺蚕桑技术工作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省蚕桑重点实验室与各市、县蚕桑技术推广服务部门及主产区的乡镇园艺蚕桑站(林特站)共同构建的陕西省蚕桑技术服务网络。全省现有从事蚕桑专业的技术人员1300多人,在蚕种选育、实用技术研发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效保障了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经营产业体系密织经纬

  传统产业要想给当地群众带来良好收益,离不开经营模式创新。目前,陕西省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强村大户”建设,逐步朝着“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模式发展。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发展蚕桑基地县18个,蚕农26万余户,缫丝企业13家,蚕茧收烘单位567家。

  镇安县以百盛茧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采取丝厂+蚕桑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走强村大户、规模化养殖模式,推广小蚕共育、大蚕蚕台省力化饲养之路,仅2017年,带动镇安桑园面积在原有2万亩的基础上新建3万亩,使镇安桑园面积突破5万亩。

  眼下,在“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经营模式推动下,镇安县蚕桑产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茧子”。庙沟镇五一村合作社负责人侯佑斌说,合作社依托镇安县出台《“千百万”脱贫产业资金扶持办法》的有利时机,规范了合作社运行经营机制,全村今春526户群众养蚕,其中贫困户43户,贫困户户均收入6000多元。

  为降低蚕农生产风险,百盛公司实行订单养殖,实施保护价收购蚕茧,既减少中间环节保护蚕农利益,又消除了蚕农的后顾之忧,调动了广大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抗击蚕桑产业市场风险,镇安县政府每年拿出200万元资金,企业从利润中拿出2%,建立风险基金,实施风险基金储备制度,当蚕茧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时,立即启动风险基金对蚕茧收购给予补贴,稳定市场收购秩序,保证了蚕农的经济利益。

  在安康市石泉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古老的蚕桑产业已经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据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燕明介绍,石泉县共有农业人口15万人,从事蚕桑产业的人员就达到了4万人。“目前,石泉县已经培育了4个龙头企业,形成‘天虹牌’蚕种、‘雨花牌’蚕茧、‘鎏金蚕牌’真丝绸、‘富硒牌’桑枝食用菌、‘博硒牌’桑葚酒和桑园土鸡(蛋)六大主导产品体系。行业主导产品的国内市场营销网络初步建立,丝绸企业相继搭建了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线下、线上并进的营销体系。”韩燕明说。

  融合多元经济养大“金蚕”

  随着近年来陕西蚕桑产业不断发展,民间资本投入也在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选择发展蚕桑产业共投入3000余万元,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丝绵被、桑枝木耳、香菇、蚕蛾酒、桑叶茶等综合利用项目发展迅速。

  “金蚕之乡”石泉县在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和桑蚕饲养质量的同时,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桑园套种套养复合经营,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产品结构由传统“一粒茧”、“一根丝”单一产业发展模式向“一片桑园”、“一系列资源”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了蚕桑产业综合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望无际的密植桑园,层层叠叠,郁郁葱葱,柔嫩的桑叶、晶莹的露珠在朝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走进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除了可以欣赏到蚕桑之乡美丽的乡间风光,还随处可见蚕桑文化的元素。

  “大家看,这就是鎏金铜蚕模型……”在石泉县蚕桑博物馆内,来自外地的游客们正在听取蚕桑历史文化的讲解。以养蚕坊、蚕桑文化室、缫丝织造坊、鎏金蚕丝绸馆、蚕桑博物馆五大部分为主体的石泉蚕桑文化园,通过展板、实物、浮雕等手法,追溯石泉蚕桑丝绸历史脉络,展示石泉蚕桑产业的发展成就,普及蚕桑文化与科学知识,目前已经成为蚕桑产业的标志性人文景观、县域旅游的特色亮点。

  鎏金铜蚕作为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为世人所广知。石泉县借助这一发展契机,按照“文化引领、融合发展”的思路,大力弘扬鎏金铜蚕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金蚕之乡”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地域富硒资源,着力打造系列蚕桑富硒特色产品,积极打造“蚕业+文化”、“蚕业+旅游”、“蚕业+小镇”、“蚕业+美丽乡村”的生产、生态、生活融合的产业人文新业态,加快推进蚕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步伐。据统计,2017年石泉县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5亿元以上。

  河南科技让食用菌产业走更远

  香菇、草菇、金针菇、白灵菇、杏鲍菇……在食用菌生产大省河南,各种食用菌种类一应俱全。如今,河南省食用菌不仅实现了工厂化、规模化生产,而且产量连续十几年居全国第一位。

  “我们通过调研了解了河南食用菌主产区的发展情况,梳理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制定了对接方案及管理机制,与他们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从而推动实现以食用菌为节点的现代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所长张玉亭研究员介绍。

  据了解,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引进示范平菇、香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新品种14个,示范“草菇-双孢蘑菇一料两菇高效栽培技术”、“平菇工厂化高效栽培技术”等6项集成技术,在全省示范面积1.2亿袋,取得经济效益4.3亿元,辐射带动全省食用菌种植3亿袋,共实现经济效益9.6亿元以上。

  河南省世纪香食用菌有限公司是张玉亭对接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也是目前河南省规模较大的一家集科研、培训、生产、加工、销售、进出口为一体的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其主导产品白灵菇的标准化种植加工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食用菌菌丝、各类鲜品、罐头、干品等出口到欧洲、南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纪香公司董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李彦增介绍,在专家的指导下,世纪香公司已按16项国家标准和4项地方标准建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以白灵菇、杏鲍菇为主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取得了河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证,24种产品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

  在许昌市建安区,世纪香公司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共扶持建立扶贫基地20个,新建温室大棚200多个,面积350多亩,并实现每户年收益在3万元以上。“种植食用菌比打工强多了。”在建安区河街乡柿张村,村民高胜利正在打理自家的鸡腿菇基地,“今年承包了两个食用菌大棚,前期的菌种由世纪香公司提供,中间由他们提供技术服务,产出后还回收,我只是简单管理一下就能赚大钱。”

  受益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的不止世纪香公司一家。走进豫北范县汇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基地,40座共计8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格外吸引眼球。“这些大棚是‘双孢蘑菇新型覆土基质’技术示范棚,通过对覆土基质添加一定量的草炭土,来缓解土壤板结问题,与田园土相比还可增产12%,每平方米多投入1.6元,能多产出13.2元。”合作社负责人介绍。

  “我们通过完善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主动为其发展提供科技帮扶。”河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孔维丽介绍,每当突破一批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种植户便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 

  宁夏产销对接打造西部“菜篮子”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冠丰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分别与上海康恒果蔬销售公司和华润万家旗下的深圳绿百年蔬菜销售公司签订了菜品种植销售合同,客商提供五分之一生产资金,并根据收益分成。实现种植过程由销售商提供种苗、肥料及全程的技术指导,蔬菜销售由销售商承担,有效保障了蔬菜产品质量和销售市场,为农户建立起新的收入保障体系。这是自治区加大蔬菜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共建”基地开放式模式推广力度,实现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自治区农业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区蔬菜产业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效益优先总体要求,走特色、精品、高端发展路线,全面放大“供港菜”品牌和供港蔬菜闭环模式效应,由企业流转土地,配套田间工程,进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产业链条,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可控。

  目前,宁夏安品公司与当地7家蔬菜生产企业、合作社达成共建协议,建设线椒、番茄、西兰花等7类蔬菜生产基地3560亩,严格整地、施肥、种苗培育、田间管理、采收、分级、包装、冷链储运销售等环节标准化生产,全程开展技术跟踪指导落实,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

  找准市场空窗期,合理安排种植上市,是今年蔬菜产业的又一个亮点。据了解,各市县种植基地通过对往年蔬菜市场的对比分析,合理确定蔬菜栽植时间点,控制产品上市时间,避开市场高峰期,有效提高了蔬菜销售价格,提高了种植效益。永宁县合作社蔬菜园区基地共150余栋拱棚,年用工需求1.8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劳务收入增加约180万元,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就近务工问题。目前,园区春季菜心已上市,因菜心品质好,在深圳等市场,零售价普遍高于同类蔬菜。目前园区菜心批发价格在每公斤7元左右,每栋拱棚能够收获2000公斤,亩产收益13650元,整个园区仅春季菜心产值就能达到215万元。

  为推进蔬菜产业发展,自治区农业部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一方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沿黄生态经济带农业现代化和中南部地区特色产业精准扶贫,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方面围绕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新农民创业创新,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自治区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以发展提升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露地冷凉蔬菜和100万亩硒砂瓜效益为重点,要继续提高蔬菜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营销品牌化水平,建成西部“菜篮子”基地。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