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兰州成为夏秋季节全国高原菜销量最大基地:高原夏菜 农民钱袋

2018年01月23日 07: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马富春 马文斌  

  寒冬时节大雪过后,甘肃榆中的田野一派银装素裹。当记者踏着积雪走进位于兰州郊区定远镇的高原夏菜交易中心时,37岁的白建荣正忙着搬水果箱子,他准备再走一趟兰州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完成当天的配送。

  同样在寒冬季节忙得不可开交的还有榆中县三角城乡魏家圈村村民张俊芳,合作社大棚里的草莓熟了,他要去打工采摘草莓。

  “以往冬天,农民只能在家猫冬,如今在合作社打工,一个月能多赚3000多元呢!”张俊芳说,这些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张家人种高原夏菜,1亩菜地能收入1万元,再加上农闲时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能翻好几番。

  “过去,农民经常为卖不出去菜而发愁。”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得军说,在菜农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下,生产和销售两张皮,有的年景,菜的收成好却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

  这几年,兰州下大力气培育高原夏菜产业,规模逐渐做大,产业链也不断做长。兰州甚至成为夏秋季节全国高原菜销量最大的基地。

  在多年从事蔬菜物流生意的兰州高原蔬菜物流公司董事长蒋建伟看来,高原夏菜产业做起来后,农民的致富路也更加宽广。“只要哪个地方种高原夏菜,哪里的贫困户就减少。”蒋建伟观察,早几年,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现在都陆续回到农村,开始种高原夏菜。

  蔬菜的经营方式也在改变。“以前经常做大市场批发,现在开始转型升级做精细化销售。”蒋建伟说,在新零售、无界零售的时代,菜商也开始做社区直营店。

  销路打开了,也就对菜农的生产方式形成倒逼。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榆中及周边蓬勃发展。2015年大学毕业后,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王刚就投身到了种菜行业。在他看来,“互联网+现代农业”前景很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提高了现代农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而增加产品品牌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对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返乡农民工,由我们公司担保向银行贷款,帮着他们建大棚,再提供种苗,由我们40人的技术团队指导种植,到收获季节由公司收购后统一销售。”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谈应勇说,自从引入新的经营模式,农户一个大棚一年收入约6万元,基本上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以前以输出劳务为主的农村,如今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力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新格局,实现从外出打工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返乡创业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的转变。

  “向全县推广绿色蔬菜种植技术,力争2018年,在全县建立50家基地,每家基地300亩规模,推广高效钢架冷棚,带动辐射全县设施种植绿色蔬菜,在全县形成规模化的绿色高原夏菜种植基地,需要务工人员1万名左右,实现批量生产绿色蔬菜的目标。”谈应勇满怀信心地说,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产业联盟抱团发展,通过搭载国家“一带一路”平台,将兰州优质的绿色高原夏菜出口到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良好的出口创汇收益。

  “榆中是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的一个缩影。”兰州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兰州高原夏菜种植面积112万亩,年产310万吨,品牌价值达56亿元,蔬菜收入占全市农村人口可支配收入的20%。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