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四川华蓥:农家小厕所 扶贫大民生

2018年01月22日 11:27   来源:人民政协报   

  寒冬时节,到革命老区四川省华蓥市走访贫困农户,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橘橙飘香、鸡鸭欢歌的“庭院经济”,也不是宽阔平坦的入户水泥路,而是那一座座宽敞明亮的厕所和乡亲那一张张舒心的笑脸。

  然而,几年前的华蓥市农村,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民谣:“猪圈当厕所,到处是粪便;蚊蝇四处飞,臭气熏上天;寒风刺屁股,冷得打颤颤。”说起这首“厕所民谣”的流传地——省级贫困村四川华蓥市观音溪镇高坪村,村里年过花甲的陈维贵感受颇深。

  陈维贵家很穷,没有专用厕所,便把猪圈当厕所,人畜共方便。“即便这样,有时却把人弄得很难堪。”陈维贵说,几年前,他在猪圈解大手,不小心踩断了朽烂的圈板,他和猪一同落在粪坑中,好在粪坑不深,虽然没有发生严重后果,但却在左邻右舍中落下了抹不去的笑柄。

  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为了安全,陈维贵便把厕所搬到卧室里———用粪桶做厕所。这样一来,方是方便了,但弄得满卧室都是粪便味。“哎,那日子真难受!”陈维贵的头摇得像货郎鼓。“而今不一样了,政府出钱帮我修的厕所,蹲在里面真安逸!”

  在高坪村,吃够了厕所之苦的不只是陈维贵一人。年过70岁的李华菊老人虽然有一个专用厕所,但这厕所是用石头垒起的,又紧邻厨房,夏天,臭气熏天,蚊蝇飞舞;冬天,寒风刺骨,“上厕所就等于活受罪。”

  “去年在扶贫工作中,政府不仅出钱帮我家新修了砖混结构的厕所,贴上了瓷砖,安装了自来水,还帮我家改造了房屋。”李华菊满意地说,“现在的厕所修得太好了,我去解手还有点不习惯呢!”

  “李华菊说的一点也不夸张。”高坪村“第一书记”张贤勇介绍说,村里近两年享受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五改三建”的贫困户就有60多户。特别是厕所改造,村里严格按规划统一标准修建,除通水、通电、通风外,还贴了瓷砖便于冲洗。

  “现在的厕所,在以前真不敢想!”与高坪村相邻的跳石沟村贫困户江小华深有感受。他介绍,以前他一家5口人住的是土墙房子,又在地质灾害区,厕所是由几块石板垒成的,只能挡住下身,平时上厕所像做贼一样。一遇下雨天,还要打伞才能解手。“这些还可以克服一下,最要命的是怕房子后面的山体滑坡。2013年的一次滑坡,就把我家灶屋砸垮半边墙了。所以我们每次上厕所都提心吊胆,生怕还没蹲下去就遇垮岩了!”江小华心有余悸地说。

  “还是党和政府好,不但出钱帮我家修建了新房,连厕所都修得很巴适!”江小华继续介绍,2016年春天,在精准扶贫中,他家作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户,被搬到由政府修建的交通方便且环境安全的新房,不但卧室宽敞明亮,而且厕所还有5平方米。“方便后用水一冲洗,便干干净净了,一点气味都没有。”

  提到农家的厕所,跳石沟村党支部书记祝相才感慨道:“别小看每家每户的厕所,这里面的故事多得很!”他说,村上的贺小伟原本家里就很穷,住的土墙瓦房不说,连厕所都是用猪圈代替。那年媒人给他介绍对象,姑娘到他家看人户时想方便,到处找不到专用的厕所,二话不说便离去了。后来姑娘带话说,“厕所都没得,这家人太窝囊了!”

  “去年春天,在‘五改三建’中,我们不但给贺小伟家维修了住房,还给他家新修了厕所,铺筑了入户便道。”祝相才说,这生活环境一改善,喜事也跟着来。去年国庆,30多岁的贺小伟终于讨到了老婆。祝相才还介绍,他们村把“厕所革命”作为“五改三建”和“四好村”建设的必抓项目,不仅家家户户实施了新建或改厕,而且还定期检查厕所及院坝的清洁卫生。

  据悉,华蓥市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中,把改厕等“五改三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生活环境、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来狠抓落实。对人畜共用或没有厕所的3100多户贫困农户,按地理条件修建使用面积达3至5米的新厕所,每座厕所按标准不仅新修了化粪池,配置了蹲式粪便器,而且实现了通风、通水、通电,铺贴了方便冲洗的瓷砖。同时,对一些农家原有的较破败的厕所实施了改造,一些条件较好的村,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修建了公厕。

  而今,高坪村乃至华蓥市又流传着新民谣:“农家厕所真漂亮,通风排水又宽敞。夏天冲凉真方便,冬天还可当澡堂。”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