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一处茶叶种植园。
不久前,经第三方评估确认,作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市(江西省吉安市代管县级市)成为全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据了解,由于地处内陆,一定时期内吉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不足,一些地区还面临扶贫、脱贫压力。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要素优势发展致富产业,成功地闯出了一条脱贫之路。
挨家挨户精准施策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在扶贫过程中,找到贫穷的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战略和战术,显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对此,当地政府专门针对贫困户的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精准识别。
首先,对贫困户中“造血”潜力较大的,采取帮助发展产业、实现就业,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
其次,对于主动“造血”能力不强、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则帮助他们入股企业、入股合作社,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农民为股东,获得稳定的股权分配收入。
最后,实在难以靠自身能力脱贫的,政府采取“保起来”的措施,对特别贫困的群众给予低保、医保等政策兜底。
据中共江西省吉安市委书记胡世忠介绍,2016年吉安市、县两级共派出1109个工作组,2.8万名党员干部加入脱贫帮扶队伍,结对帮扶贫困户5.1万户,派出了第一书记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党员干部要全面带头,像先辈先烈那样勇于奉献,带领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同时,群众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响应,像祖辈前辈投身革命、支持革命那样,投身脱贫、支持发展,真正激发贫困群众与贫困作斗争的内生动力。”胡世忠说。
“四个一”做强产业
产业是脱贫的根本保障,亦是确保脱贫攻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必然要求。为此,江西吉安大力实施“四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有效机制相结合,加快建设技术保障体系、病虫害防治体系、市场营销体系。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为此,吉安各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与各县乡村不同的资源条件和气候、地理环境挖掘发展潜力,积极发展市场需要的优质农产品。如今,当地贫困群众中有60%以上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发展了井冈蜜柚、毛竹、茶叶、草莓、葡萄、黄桃、猕猴桃等种植业,以及鸡、鸭、牛及水产养殖业。井冈山发展30万亩毛竹、20万亩茶叶、10万亩果业,实现每家每户“有一块茶园、一块竹园、一块果园、有一人务工”。
“像吉安这样的欠发达中部地区,发展新经济,关键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的着力点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突破口就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胡世忠说。
在实践中,吉安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首位,聚焦主攻LED节能照明、触控显示等细分领域,加快电子线路板、电子主机板、高端数据线、视听音响等产业集聚。同时,吉安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代表新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体系,最终拉动当地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脱贫攻坚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个到位”着眼长效
对于脱贫攻坚战而言,如何确保真脱贫、不返贫,是考验一个地方施政者的重要关口。对此,江西吉安下足了“绣花”的细功夫。
如今,休闲、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正成为吸纳当地就业、带动乡亲们致富的“利器”。目前,吉安正加速启动青原区渼陂、吉安县永和镇、泰和县槎滩陂、遂川县最美梯田、万安县万花世界等一批旅游集聚区建设,争取每个县建设一个旅游集聚区,从而激发旅游经济活力。
“我们的目标是永新县、万安县确保今年脱贫,遂川县确保明年脱贫。”胡世忠谈及当前吉安脱贫攻坚战的形势和目标时说。胡世忠表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当地党委、政府将努力确保“三个到位”,即:保障措施到位、实际收入到位、长效机制到位。
例如,吉安全市范围内将实施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和移民搬迁等农村安居工程,三年内完成改造6.25万户,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住在危旧房里奔小康”。再例如,吉安还将大力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由财政为贫困群众代缴新农合相关费用,并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购买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以大幅减轻贫困群众的经济负担,确保困难群众不因病返贫。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