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连线评论员:创造性摸出一条脱贫飞索

2017年03月29日 08:03   来源:人民日报   

  对话人:何鼎鼎 人民日报评论员 向 军 四川日报评论员

  何鼎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悬崖村”被提及好几次。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看到“悬崖村”村民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后来看到建了铁梯,“心里稍稍松了一些”。教育部长陈宝生谈到那里孩子的求学经历时说,“感到非常羞愧”。“悬崖村”是最典型的蜀道难,让人看到四川脱贫攻坚的不容易。如何让大山深处的人们不为贫穷所困?很多人都充满期待。

  向军:蜀道难,让扶贫变得更难,但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退路。四川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农村贫困人口大多都在偏远山区或民族地区。据测算,修通到“悬崖村”的路要4000万元。但这并非个例,仅凉山州,有40%的村子海拔都在“悬崖村”之上,可是像凉山州昭觉县财政一年才1个亿。一味砸钱不现实,砸了也不可复制。怎么办?既需要外援,也要挖掘自身独特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汉源县一个绝壁上的村“反弹琵琶”,村支书带大家修索道、建农家乐。村民自己不出去,让游客进来,村子400多年的“古”和“险”,一下子成为旅游牌子,创造性地摸到一条脱贫的飞索。

  何鼎鼎:这位村支书很高明,想法不拘一格,是一个能让村民看得到希望的领头羊。脱贫的要义就是如此,山不帮忙,人就要更努力。尽管过程不容易,但翻过观念的高山,总能找到一块地来承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从一些地方的报道看,成绩不小,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干部干,百姓看”的现象还挺突出,四川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向军:扶贫先扶人,扶人最紧要的是解决观念问题。一些地方“干部着急、贫困户稳起”的现象的确存在,一些贫困户因为政府有军令状,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比我们急”。这种看客心态,亟须扭转。同时,也要想一想:百姓在看什么?也在看脱贫攻坚真正的执行力。这就要防止数字脱贫,要让贫困户真正具备脱贫致富的本领与能力;需要扶贫工作从分资金、送物品等简单思维中走出来,从输血走向造血。

  何鼎鼎:造血不容易。造血一方面需要针对当地条件,研究出针对性的产业脱贫政策,并且要有人带头,让有畏惧心理的老百姓有看得到摸得着的学习样板;另一方面,就是要真正激发心中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培养一种不甘贫困的精气神。

  向军:的确如此。在中央“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之下,四川还提出了“四个好”的目标: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尤其后“两个好”,围绕精神生活,盯着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喜德县就率先在全省建设“农民夜校”,让贫困群众学文化、学新风。这对于帮助贫困户养成良好生产生活习惯,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社会风尚,激荡起勇于攻坚、主动脱贫的精气神,都大有裨益。这是四川正在大力弘扬的新脱贫观,引领着四川的脱贫攻坚新实践。

  何鼎鼎:这给“扶贫扶志”“扶贫扶智”提供了制度性的思路,不仅能助力当前的脱贫,也是在培养脱贫后学会进一步致富的新型农民。

  向军:没错,扶贫不能浮在表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脱贫工作,关键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正因此,四川还进一步创新战术战法。比如,巴中市用好用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向成都高新区流转土地4500亩,一举换回13亿元扶贫资金,开全国先河;旺苍县探索金融扶贫,提高金融对贫困户支撑力度,让金融之水真正浇灌到农民心里。事实证明,只有立足地方实际,让扶贫政策充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才能够将脱贫攻坚不断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