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切实走好产业脱贫之路

2017年01月25日 15:02   来源:黑龙江日报   

  本报24日讯(记者薛立伟)23日至24日,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常松深入到包扶点桦南县,就脱贫工作开展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着力增强造血功能,实施精准脱贫,切实走好产业脱贫之路。

  调研中,王常松实地察看了梨树乡民主村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现场、华腾食用菌研发中心、德昱成实业集团肉鸡养殖产业扶贫项目和政务服务中心、智慧城市建设、铂胜云农电商扶贫项目,与乡镇干部、贫困村干部、第一书记、名誉村书记、名誉村主任、产业脱贫带头人、贫困户代表以及县扶贫办、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并深入到贫困户、老党员、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了党的温暖和春节祝福,并看望了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干部。

  王常松肯定了佳木斯市及桦南县的脱贫工作。他指出,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桦南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村民提升劳动技能,培育壮大木耳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红树莓栽培等产业项目,实行了挂任村第一书记和名誉村书记、村主任等包扶措施,桦南县已有1.9万户近5万人实现脱贫,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王常松强调,脱贫工作很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难也不难。实现脱贫,根本出路是要走出一条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桦南县要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坚持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有特色就发展什么,着力把紫苏、木耳、白瓜子、杂粮、元葱、稻米等优势资源利用好,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打造财税贡献力大、就业拉动力强、脱贫效果好的支柱型产业项目。

  要搞好贫困户与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对接,实施订单农业,帮助农户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探索走出一条“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具有桦南特色的产业脱贫新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和包扶单位要坚持“真扶贫”,县乡党委要帮助选好村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谋划好特色产业路子;省市县包扶单位要帮助解决好项目资金、配套设备、特色品牌、产品销售以及农民外出务工等实际困难;各包扶干部要把农村当成自己的家,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不断增强包扶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共同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