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我们都找到了脱贫门路(新春走基层)

2017年01月25日 09:21   来源:人民日报   

朱亮亮(右一)一家。本报记者 刘 峰摄

吕有金(左一)一家。本报记者 王锦涛摄

周永军与母亲。资料图片

张秀芝(前排右一)一家在新房子前合影。本报记者 杨文明摄

  宁夏朱亮亮家

  主妇进厂上班 过年花它五千

  本报记者 刘 峰

  “以前,光靠老公在外打工,每月赚3000块钱养活好几口人,实在困难。”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新民社区的搬迁移民、贫困户朱亮亮说,“去年初,附近工业园区的厂子陆续招工。经过培训,镇上推荐我到恒达纺织厂做纺织工,每年能挣两三万。”

  朱亮亮和丈夫马景龙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迎面走来。今年置办年货,有了工作的主妇朱亮亮明显有了底气。“往年过年,采办年货的时候都不敢买大件,去年总共没花到1000元。”马景龙回忆道。

  这回过年,夫妻俩是这么计划的:爹妈带孩子不容易,各包1个500元红包;老母亲有高血压,还得花些钱带她去医院好好检查检查;花1500元,给俩孩子、俩大人各买身新衣服;再花2000多元买台电脑,方便孩子学习。

  走进朱亮亮家,客厅里陈设着一组沙发、一个茶几、一张孩子学习的书桌。60平方米的小家,收拾得干净整洁。马景龙指着墙上挂着的新彩电,自豪地说:“去年年底,媳妇儿评上了厂里的劳动模范,这个是奖品。”

  大武口区星海镇辖8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3.6万人,大多是从宁夏南部山区隆德县搬迁而来的移民。近年来,大武口区积极引进新项目,仅星海镇就引进了恒达纺织、平安驾校、怡海汽车城等项目。“我们在经济转型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去产能企业职工和劳务移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大武口区区长苏焕喜表示。

  青海吕有金家

  搬进阳光新房 告别漏烟火炕

  本报记者 王锦涛

  窗明几净,炕锅里散发出诱人的肉香味儿。老伴和儿媳妇在准备午饭,阳光洒在两个孙女稚嫩的脸庞上。54岁的吕有金满眼幸福,满心温暖。

  去年10月,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实施了整村易地搬迁,使村民们从昏暗的“土窝子”搬进了敞亮的“阳光房”。

  吕有金说,老屋在山上,夯土为墙,和泥做顶,窗户小,光线暗。吃水要走几里山路挑,去镇上没车,步行得两个钟头才能到。

  吕有金结婚后,老父亲只剩下“盖新房”这一门心思。在老父亲去世前,爷俩终于盖起了新房,但只是在老宅的基础上盖了5间和原来相差无几的土坯房。

  第一次来家里,未过门的儿媳妇就吓到了。“来之前听过,但没想到这么差。”火炕漏烟,味道很大,墙都熏黑了。家里没有沙发,只有几个坐上去嘎吱响的木凳子。儿媳妇以为自己就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儿育女。但没过多久,传来了搬迁的消息。

  吕有金是贫困户,只需要掏4000块钱,剩下的全由政府出。80平方米的砖瓦阳光房就这样建了起来,而且还有庭院。房子落成后,吕有金拿出毕生积蓄,做了简单装修。客厅布置了一圈沙发,电视柜上是一台55英寸的液晶电视。

  灶具一应俱全,年猪切好洗净,自来水不断流,大班车天天有。炕锅羊肉端上了桌,吕有金喝下了一杯青稞酒,高兴地说:“现在,家人健康,新房亮堂,政府也对咱好,咱还有啥说的?开年,咱也得撸起袖子好好干,努力致富奔小康!”

  山东周永军家

  顽强走出变故 投身养猪致富

  本报记者 潘俊强

  “过年了,一会儿我就去买鸡买鱼买肉,给你包饺子。”周永军的母亲说。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肖家村的农家小院里,母子俩盘算着过春节的准备。

  临近年关,周永军和母亲忙着伺候猪舍中待产的母猪。高位截瘫的周永军,时常坐在旧木椅上下达工作指令,母亲则听他指挥,照顾牲畜。经历了种种磨难的母子俩,在当地的一番帮扶之后,终于过上了这种平和的日子。

  “当年家里也还行。可几经变故,却返贫了。”周永军回忆说,父亲在2009年因为心肌炎去世,家中积蓄也因为给父亲治病而花光了。

  “2012年,我从外地回家陪伴母亲,想在家发展养猪事业。”周永军说道。然而,事业刚起步,他却遭遇车祸,高位截瘫,家中欠下了30多万元的债。“也多亏了政府补贴、乡邻救济,才能过日子、有饭吃。”

  落下残疾的周永军,还是想着通过养猪摆脱贫困。不久,利津县扶贫办把周永军家列为了扶贫对象。县里帮助周永军申请了3万元的“富民农户”贷款,还协调残联,向他发放了6000元的扶贫创业帮扶资金。“乐村淘”电子商务公司,则帮周永军办起了电商。

  有了扶持,周永军的干劲更足了。2016年,周永军实现收入3万多元。目前,周永军一共养殖了6头母猪,年繁育出栏的仔猪达到50多头。“先把年过好。明年,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收入过5万元。”周永军说。

  云南张秀芝家

  一年三喜临门 家里添了俩人

  本报记者 杨文明

  女儿结婚、自己再婚、全家乔迁新居。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新街镇张秀芝一家,去年“三喜临门”。

  “三喜”就该摆3场酒席。可一家人商量过后,决定“三喜合一”,只办一场酒席。“份子钱和成本一抵消,剩不下啥。”女婿邓子龙说,办3场酒席,少说得忙活俩月。俩月没法打工,还要少收入1万多元。

  2011年,张秀芝前夫病逝。大女儿脑瘫,生活无法自理,张秀芝只能跟小女儿张开英养家。张开英早早就到县城打工,张秀芝种着两亩田,养着猪和鸡,可母女俩一年收入也只有七八千,仍然挤在20多平方米的破土坯房里,当着新街镇碧么村的贫困户。

  2016年初,大姚县多渠道筹措精准扶贫资金,给予贫困户每户6万元补助和6万元贴息贷款,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搬迁。

  张秀芝却有些犹豫:12万只能盖一层,大女儿要照顾一辈子,小女儿结婚要是也住回来,肯定不够住。“多亏了咱们新街镇连书记,他拿自己工资收入去担保,银行才同意给贷款。”

  去年11月,张秀芝一家乔迁新居,此后就没怎么进过只有10多米远的老房子。“苦怕了,多一眼都不想看。”

  添了现任丈夫、女婿这俩劳动力,张秀芝一家的日子宽裕了不少。“最近攒了点钱,就先还了点贷款。”张秀芝说,她希望接下来的一年还能“三喜临门”:女儿添个娃娃,院坝打上硬化,贷款再多还些。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