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山东:与贫困残疾人携手同行

2017年01月16日 07:34   来源:大众日报   

  2016年,济南市、县两级残联积极与扶贫办对接,查实10192名残疾人为精准扶贫对象,将扶贫办的产业扶贫政策、残疾人扶持政策同步推进、联合扶持,确保扶贫工作不落一人、不落一户。经过不懈努力,去年7月初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残疾人减至4845人,11月初减至3478人。

  大力推动各区县进一步提标扩面,已有5个区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高新区两项补贴达到每月750元。继续落实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政府代缴或补助保险费政策,在资助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免费参加医保的基础上,按每人50元标准资助38571名持证非贫困、非重度残疾人加入医保;帮助重度残疾人申请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目前已有5200人提前领取,其金额自7月1日起也提至100元/月。与市住建委联动,核实26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并纳入政府“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重点,目前已完成161户危房改造。为12.3万持证残疾人购买商业保险。自2016年7月1日起为全市12.3万持证残疾人购买每人每年3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2016年对1796名残疾学生、贫困及贫困边缘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救助与奖励。加强残疾人技能培训,全年共培训9510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6911人,农民工278人,培训录入率达到22.60%。加强盲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盲人就业能力,盲人培训就业率达100%。

  2016年投入710万元开展辅助器具适配补贴,惠及4176户残疾人家庭,并为103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个性化评估适配服务。与卫生计生委、财政局联合印发了《济南市贫困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实施意见》,将服药和住院补贴分别提高了50%,服药补贴达到每人每年1050元,住院补贴达到每人每年6000元。

  2016年对全市917个贫困村的重度精神残疾人,追加每人每月150元的居家治疗救助,年度住院3个月以上的一次性追加住院补贴2000元。开通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遵循信访制度,规范信访工作,强化预防意识,畅通信访渠道。全年受理残疾人信访事项845件,均按规定办结。

  今年基本完成残疾人脱贫任务

  2017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全市残联系统将以实行创新工作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引导有条件的区县将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以及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加大为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宣传和服务力度,做好2018年度招标工作;全年募集残疾人福利基金(物品)1000万元以上,为困难残疾人提供福利救助。

  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就近就读政策,掌握特殊教育机构和随班就读学生的真实情况,为1800名在校残疾学生、残疾家庭子女提供救助和奖励;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的培训意愿,加大农村残疾青壮年扫盲工作力度,全年培训残疾人4000人次。

  加大残疾人个体创业扶持、两项保险补贴、按比例就业工作力度,全年新增就业1600人。选拔残疾人就业创业典型,激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对全市86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地进一步规范、提升,安置残疾人不少于700名,辐射带动不少于1000户残疾人家庭。

  制订《济南市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方案》,编制康复服务目录,确定评估和服务机构,为4.8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75%。全年救助残疾儿童1000名,对500名盲人开展定向行走训练,对500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购买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成果5000例。建立74处镇(街道)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为5130户有辅具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辅具补贴和个性化服务。

  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

  2017年,济南市残联将以创新项目为牵引,领导干部带头下基层蹲点、调研。市、区县两级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创新项目,结合本职工作,确定调研题目,并形成调研报告;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联系点,充分听取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群众意见;继续加强对贫困村的帮扶工作,提高帮扶针对性。深入挖掘全市残疾人精准服务需求调查统计结果,大力开展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开展残疾人事业论文评选活动。

  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通联系服务残疾人需求与供给的双向渠道。一是全面启用各业务应用系统,以核心业务为主线向基层残联拓展,畅通自上而下的信息化服务渠道。二是试点建设街道残疾人一站式网上服务平台和残疾人自助服务平台,让残疾人群众自主上报服务需求信息、查询保障政策、康复辅具适配、获取各级残联提供的服务等。

  继续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打造一批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示范镇(街道)、村(居),完善基层残疾人服务平台;修订镇(街道)残疾人“一专两员”和村(居)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指导意见,规范招聘、管理、培训、考核、奖惩、待遇等问题;选取试点社区,积极探索基层残疾人工作网格化管理;规范残疾人证管理,方便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

  加大残疾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培训的工作格局,开展镇(街道)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一专两员”和村居专职委员的岗位练兵活动。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培训康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8000人次。市级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结对帮扶区县康复中心,加速人才培养;市级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带动区县康复中心,开展儿童康复业务技术指导;采取三级培训模式,加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人才的培养;加强市按摩医院专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诊疗服务水平,确保顺利完成公立医院改革任务。

  完善志愿助残服务组织。建立52个志愿助残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满足残疾人志愿服务需求,实现服务4.5万人次的任务目标;积极培植志愿助残亮点项目,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重点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窗口单位的志愿助残建设。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