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河南卢氏县:苦干不苦熬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2017年01月12日 11:18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刘景华通讯员张海军

  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由“等靠要看”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由宁愿苦熬到苦干实干、奋发脱贫。2016年以来,在我省面积最大、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卢氏县,全县196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63134名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信心犹如星火燎原、激情高涨,滋生出强大的内生动力,爆发出奋勇脱贫攻坚的巨大力量。

  典型,带动万千群众

  豫陕交界处的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山峦环抱,溪流淙淙。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57岁农民杨书春感动了中国。菜园里,他犹如骐骥一跃,单腿不逊常人。1992年,33岁的杨树春在井下采煤时发生意外,左腿高位截肢,妻子智力有些残疾,生活极其艰难。然而他并没有倒下,“政府拉咱一把,咱不能蹲下,咱要站起来!”在县国税局驻村工作队帮扶下,他发展了1万余袋袋料香菇,养了5头母猪,还自学了电脑技术,准备开个淘宝店。29岁的残疾人卫飞舟,自幼脑瘫,经历12次大小手术,架着双拐仍是步履艰难,四肢仅有左手能正常活动,可他却“网上浪遏飞舟”,创办了飞舟农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培训了2000多名卢氏农民,示范带动、帮助指导全县500余个贫困户开办网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沙河乡杨家村21岁的青年农民焦亮亮,父亲遭遇车祸去世,母亲常年患病,他独自种植10余亩烟叶,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脱贫攻坚路上大步前行……

  杨书春、卫飞舟、焦亮亮……在卢氏县19个乡镇110个省定贫困村,有着许许多多自强不息的标兵,有着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卢氏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充分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宣传表彰,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清华,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小燕等县、乡领导专程登门看望、给予鼓励,起到了莫大的激励、鼓舞作用。一年来,卢氏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树立自强不息脱贫攻坚的贫困户典型200余位,这些身边的榜样,犹如明灯,照亮脱贫之路;犹如坐标,指引奋力前行。

  产业扶贫,拓宽致富之路

  2016年以来,卢氏县扶贫工作最大的变化,是一改过去“上上项目、慰问慰问”的浅层次做法,变“扶真贫、真扶贫”。全县352个村中的贫困户全部由国家、省、市、县、乡等各级扶贫工作队包扶,向全县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8.9%的149个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挂图作战,对标交账,精准到户,因户施策。全县19645户贫困户致贫原因刨根问底、清清楚楚,大致有11个类型;帮扶措施一户一个方案,切实可行。2019年前脱贫计划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卢氏县用足用活扶贫攻坚政策,引燃了全县干部群众大打脱贫攻坚硬仗的激情。异地搬迁政策,将使卢氏县“十三五”期间8892户35612名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稳定脱贫。每户贫困群众每人补贴2万元,还可长期低息贷款,1/3还住在土坯房的群众将要过上翻天覆地的新生活。

  产业扶贫,解决了老百姓干什么能致富的难题。卢氏县围绕打造“果、牧、烟、菌、药”五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特色养殖和食用菌、烟叶等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研究制订了《大力发展核桃连翘产业全面实施脱贫攻坚目标实施方案》,制定了核桃、连翘发展的具体奖补政策,采取免费发放苗木、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5000元的非建档立卡群众人均至少种植30棵核桃树或300株连翘。2016年以来,全县贫困户新发展核桃2.47万亩,1280户贫困户新发展连翘6000亩,4799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2950万袋。

  该县整合人社、教体、农牧、扶贫、残联力量,整合县内10家中介机构,引进深圳、扬州等劳务公司,积极开展国内外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培训“卢氏月嫂”“卢氏厨师”“卢氏滑模工”等劳务品牌,去年以“家政服务”为突破口,培训输出900余人,实施创业培训11期410人,带动1310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30297人,已实现转移就业11057人,迈出山门用勤劳双手,开创新的生活。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