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困群众的文化贫困。贫困群众的文化贫困是他们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的生活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文化贫困导致贫困群众独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是贫困群众最为深层的贫困。扶贫先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文化扶贫。
精准扶贫过程中贫困群众文化贫困的突出表现。一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信念不坚定;缺乏理想追求,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出现内心孤独、人格不独立等状态,脱贫的动力不足。二是贫困群众的劳动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形成了“打工没技术,创业没思路,务农没出路”的状况,这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难度较大。三是听天由命、得过且过。由于贫困群众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饱受贫困的折磨,许多人形成了很强的宿命感,他们把自己的贫困看作是老天的安排和命运的注定,放弃了改变命运的努力,进而形成了一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生活观念。四是落后愚昧、崇拜鬼神。落后愚昧必然产生迷信。贫困农村现代文明的缺失,导致了这些地区封建迷信活动的泛滥和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迷信、宗法、宗教活动日益频繁,令人吃惊,迷信活动成了一些人的精神寄托。五是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节奏慢,他们往往认为,日出日落、春夏秋冬,一切都在循环中延续。
实施文化精准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抓好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战略工程,要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发现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落地生根。在贫困农村深入推进农民道德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加快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为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宁夏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抓好贫困地区的教育。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加大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对于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精准扶贫重在“扶智”,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脱贫的能力。对于这些贫困群众要把精准扶贫的重点放在“授之以渔”上,要通过劳动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经营意识再造等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生产技能和竞争能力。通过参观学习和帮扶,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在多年扶贫背景下仍然没有脱贫的群众,除了客观的原因,主要是精神贫困。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首先要通过参观学习脱贫致富模范的做法以“扶志”,鼓起贫困人口主动战胜贫困的志气、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同时,对这些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工作应侧重于消除他们受到的社会歧视和工作压力,帮助他们自强自信,树立人生目标、提升认知能力,摆脱“人穷志短”的困境。 (执笔:狄国忠)
(责任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