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山西长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2016年12月21日 12:24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原标题:长治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长治山高,与天为党。太行太岳,千峰万壑。然而,昔日的抗敌屏障,成了如今的致富路障。

  尽管综合经济实力已稳居全省第二;尽管5年前就成为全省唯一的全国文明城市;尽管天宫、神舟系列火箭发射平台皆为“长治制造”;尽管在《人民日报》发起评选的“2016年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活动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者;尽管还有很多尽管……

  但是,截至2015年底,长治仍有3个国定贫困县、2个省定贫困县、893个贫困村、21.77万贫困人口。

  英雄的长治人民能够一次次把天宫、神舟系列火箭送往太空,难道脱贫攻坚真的难于上青天?

  市委书记席小军说:“只要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真正扛起脱贫攻坚第一责任,切实抓好 四个关键 ,用好 三支队伍 ,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强化使命担当扛起第一责任

  长治市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以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坚持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坚持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重点,调整充实力量,压实帮扶责任,完善工作制度,及时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协调推进行业部门履职尽责,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构建了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关切在大局中定位、在民生中定标、在攻坚中提升。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纲”的位置,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强化全局观念,整体谋划,统筹协调。明确提出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引导各种资源向贫困群众倾斜,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布局,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汇聚,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积极扛起第一责任,对脱贫攻坚和干部帮扶工作亲自研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培训。2016年,市委召开的第一次常委会第一个议题就是研究干部帮扶工作,近一年来先后召开21次常委会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长治实际,绘好了“路线图”,确定了“时间表”,制定了“任务书”。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真抓实干,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组织、动员、指导、协调、管理、推进的重要作用。同时,大力加强统筹协调、具体实施和督查指导力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于10月11日至13日,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带队,分11个组,对武乡、平顺、壶关三个国定县进行了集中观摩和调研督查,走访了30个乡镇67个村152户贫困户,直面问题,研究部署,有力推动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二是强化指挥,充实力量。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脱贫攻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把脱贫攻坚组织领导提升到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层面,全面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市里组织48个成员单位成立了脱贫攻坚总指挥部,下设“产业发展指挥部、易地搬迁指挥部、促进就业指挥部、基础设施指挥部、公共服务与兜底保障指挥部、户容户貌改善指挥部、基层组织建设指挥部、督查考核指挥部”8个指挥部,采取集中办公、统一调度方式,整合资源、集中发力,破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针对市县两级扶贫机构编制不足,人员缺乏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全力支持,积极完善机构,充实力量,为市扶贫办新增10个编制,6个插花贫困县全部独立设置扶贫办,正科建制,编制人员不少于8人。还在5个贫困县的乡镇设立了67个扶贫工作站,在非贫困县设立了71个扶贫工作站,共配专兼职扶贫干部201名,从根本上解决了扶贫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效率。以市级脱贫攻坚指挥部为统领,整合政策资源和涉农资金,发挥打捆效应,整合涉农资金10041万元,形成“多渠道引水、一个水笼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格局。在全市经济下行极其严峻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2亿元,用于产业引导和干部帮扶。对192个退出村依贫困村所涉贫困户规模按25万元、35万元、40万元切块到县,予以扶持。帮扶干部每个处级不少于3万元,地市级不少于20万元,用于本单位所帮扶村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基础建设。同时,为了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还专门对扶贫资金滞留情况、资金使用渠道畅通情况进行督查。

  抓牢“四个关键”持续精准发力

  2016年,长治市紧紧围绕192个贫困村退出,5万贫困人口脱贫这一年度目标任务,坚持抓牢脱贫攻坚的“四个关键”,持续精准发力。

  一是把教育卫生民政三项兜底政策落细落实,不漏一户、不少一策。逐级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对社会保障政策落实情况一项一项盘点,对影响政策落地的矛盾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努力以社会保障政策的精准落实,助推各类强农惠农普惠政策和扶贫特惠政策的到村到户到人,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增强贫困群众对精准帮扶工作的满意度。在全市实施“雨露计划”,对贫困大学生每人一次性补助5000元;对中职中技、高等职(专)业教育学生每生每年补助2000元,连续资助3年,确保5779名学生获得资助,实现因学致贫家庭的中高职、大学生全覆盖,使一批因学致贫家庭脱贫。按照农村低保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工作部署,努力加大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补贴力度,调整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现有标准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240元,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家庭纳入低保救助,实现11848名贫困人口兜底脱贫。同时,积极探索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补助、造林专业队吸收贫困人员、森林资源管护劳务、经济林提质增效、林业生态产业增收等五大林业生态扶贫工程,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通过宜林荒山绿化、雇用贫困人员值守管护森林资源,帮助他们通过保护生态获得劳动报酬,实现脱贫增收。目前,公益林补贴覆盖12000贫困人口,5129人通过参与工程造林和担任护林员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把产业扶贫这个根本支撑做实做强,为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增收机会。今年以来,重点从产业扶持、资本扶持和技能扶持三个方面入手,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和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脱贫。在发展光伏扶贫方面,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方式,通过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帮助贫困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前,国家能源局下达长治市2015年、2016年72个村级光伏电站用电上网指标,共涉及平顺、武乡、壶关、沁县4个县,装机容量30789.4千瓦。潞安集团在壶关投建的35兆瓦地面电站已开工建设。并网发电后可带动7155户贫困户摆脱贫困。在推进企业产业扶贫方面,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企业产业扶贫力度。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7.96亿元,占投资任务的99.8%。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中药材种植、农副土特产加工,带动3900人就业脱贫,达到年计划的100%。在金融扶贫方面。充分发挥信贷市场融资主渠道作用,积极争取国家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截至11月底,5个贫困县累计发放“富民贷”1.3亿元,涉及3603户贫困户,占年度任务的85.7%。扶持发展了一大批小养殖、小加工、小农业、小作坊等项目。同时,支持涉农企业发放“强农贷”2.77亿元。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休闲和文化旅游“两村”建设为主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带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发展生产、就业增收。今年10月国家旅游局、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2个部门印发的《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中,长治市有262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重点村数量居全省第一。在培训就业方面,以稳定就业为导向,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已完成千村万人就业培训1634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359人。

  三是把易地搬迁这一超常规举措抓紧抓好,实现搬迁人口有房有业有收入。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长治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与旧村开发撤并、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起来,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强化目标导向,严格考核督导,努力在提高精准识别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工程竣工率、居民入住率、群众满意率上下功夫。大力推广沁源、壶关、平顺在推进易地搬迁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合理确定搬迁规模,明确搬迁目标任务、安置方式和建设进度。今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10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781人、同步搬迁1264人,计划投资2.37亿元,规划移民集中安置点103个。截至11月底,全市集中安置点开工率达到100%,竣工率67%,已完成投资2.46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4.2%。2017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为9000人,已有81个集中安置点完成选址,其中有15个安置点完成可研编制。同时,不断加强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搬迁成效的监督考核,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四是积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使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增强发展能力。作为全省唯一的资产收益扶贫工作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组,出台《关于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的指导意见》,围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收益分配改革、探索水电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占用农村集体土地入股改革、探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资金及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改革、激活贫困户自有资产资源、建立金融扶贫精准服务制度等六个方面积极创新,推广“合作社+能人+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四条新的扶贫开发路径,探索建立贫困人口通过各种股权设立,参与股权分红的资产收益扶贫长效机制,实现贫困户资产性收入较大幅度增长,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目前,壶关县推行了“N+合作社+贫困户”运行模式,全县100个贫困村共整合产业资金3464万元,实施资产收益项目100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0459户26121人,79个村实现收益分红,惠及8222户20131人。

  同时,还成立了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市政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由市财政局出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益型公司,主要承接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承贷确需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步搬迁的其他农户所需资金、承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扶贫开发投融资业务;积极投资贫困县的旅游业、种植业、林产业、商贸物流、农超对接、光伏发电、电子商务等生产开发、经营销售项目;实施旧村开发、土地整治、小型水利、退耕还林等建设项目;支持和服务全市脱贫攻坚。市政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与各金融机构开展合作,通过“募集、投资、管理、退出”四个环节,引导金融资本、撬动社会资本,采取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股权加债权等投资方式,对全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棚改、能源、交通、环保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领域、民生工程进行支持。

  用好“三支队伍”确保决战决胜

  长治市把做好干部帮扶工作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队伍”的骨干作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是建立完善“五帮联动”精准帮扶机制,即领导干部带头帮扶、机关单位包村帮扶、党员干部到户帮扶、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第一书记任职帮扶。对全市893个贫困村,88155个贫困户,21.77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帮扶全覆盖。其中市直161个单位抽调430名驻村工作队员,组建161支驻村工作队,帮扶壶关、平顺、武乡、沁县、黎城等5个县389个贫困村,组织市直5800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9248户贫困户。

  10月24日至26日,市委书记席小军深入平顺县龙溪镇佛堂岭村、东寺头乡神龙湾村,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查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拉开全市“领导干部驻村督导扶贫工作周”序幕。市委副书记、市长卢建明深入壶关县,吃农家饭、宿贫困村,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探讨、心贴心交流,共同为脱贫致富找出路、谋发展。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和有脱贫任务的11个县(市)四套班子领导干部,扑下身子、甩开膀子,真抓实干,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10月24日至11月2日,用一个工作周的时间深入扶贫所包县、乡、村,进村入户,调查研究,指导帮扶。市县乡三级书记共走访贫困村229个,1250次,累计住村897天。

  市里组织编印《驻村工作队培训资料》和《脱贫攻坚政策100问》等政策性资料,为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提供政策理论保障。建立了长治扶贫工作队工作微信群。工作队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工作动态,分享工作经验,加强沟通交流。市委书记席小军主动加入,与大家互动交流,指导工作。建立驻县大队长月度点评制度。市直单位参与帮扶的武乡、平顺、壶关、沁县四个县,由市委组织部从驻县帮扶单位选调一名副处级领导干部担任驻县大队长。负责对市直单位驻村工作队的协调、督查和管理工作。并将每月29日定为大队长月度点评日,使各驻村工作队能及时学习经验、改进不足。出台《长治市农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和《长治市驻村帮扶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驻县工作队大队长、驻村工作队队长、工作队队员、农村第一书记必须脱产扶贫,吃住在村,工作到户。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党员干部联户帮扶责任人每年到户帮扶不少于6次,每周与包联贫困户电话联系不少于1次。截至11月底,除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外,中央扶贫单位扶持529万,省直单位支持解决3748万,市直单位以及企业赞助、社会捐助达1387万元。

  二是“责任双签”压实干部责任。扶贫工作核心在精准,重点在产业,关键在干部,根本在落实。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的同时,按照省里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责任双签”活动,对岗位调整的县乡干部重新签订。11月11日,长治市组织召开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帮扶单位深入县乡签,县乡也可到帮扶单位签,形成一种真正的互动,真切的帮扶。进一步压实了责任,明确了目标,激发了主观能动性。

  三是“三项督导”保障脱贫成效。对平顺县、壶关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5个贫困县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滞留结转问题进行了专项督导。到目前为止已下拨2.95亿,占到滞留资金的80.6%。达到了省里50%的要求;资金用于直接扶持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占到了32%以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督导共检查了141个行政村。对发现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到户帮扶责任人入户对接不到位、部分驻村干部未能完全脱产和村级干部主动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改,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帮扶工作满意度,让贫困群众能切实充满获得感。社会保障三项政策落实督导,学龄人口入学比率达到标准,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资助帮扶全覆盖。目前,正在进行动态调整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3026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属于农村低保、五保对象的,参合费由民政部门全额资助,非低保、五保对象的由市、县财政和参合人员按照25%:25%:50%的比例共同承担,确保了贫困人口新农合保障的全覆盖。(冯毅松 王伟 王一平)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