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宝书
本报通讯员 郜玉华
精准扶贫是一场艰巨攻坚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没有致富技术如何脱贫?公平和效率如何协调平衡?如何救助患大病的贫困户?
菏泽市牡丹区创新思路,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用于扶贫开发,在精准脱贫方面蹚出一条新路。2016年初,牡丹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197人,到今年底可以实现脱贫退出40365人。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是农村一个普遍又棘手的问题。今年6月,牡丹区何楼办事处格针王村53岁的村民焦俊莲患脑瘤住院,花费32万多元,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一下子陷入绝境。
虽然国家大力推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但根据牡丹区人社局对2014年、2015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计情况分析,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外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患病人群个人承担的费用占比仍然达到45%左右。
“对于患大病的贫困家庭,仅靠好心人救助或组织临时性的社会募捐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从制度设计上来解决。”牡丹区委书记张福龙说。为此,牡丹区安排专项资金900多万元,为建档立卡的82197名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需要贫困户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按补偿比例由保险机构再次补偿,最后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占比可降低至10%左右。
目前,牡丹区已为665户患病贫困户核准发放总计720万元的大病商业补充保险金。此外,该区还投入200余万元,为全区所有贫困人口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这种健康扶贫模式,从制度上避免了“一人得病,全家返贫”情况的发生。
家住牡丹区沙土镇李叉楼村的李华超,老伴长年患病不能劳动,是村里的老贫困户。“种过菜,但咱的技术一般,产量上不去。再就是卖菜难,去年我种的甘蓝就烂在地里了,60块钱一大车也没有人来收。”李华超一脸无奈地说。
像李华超这样一无技术、二无产品销路的贫困户,在牡丹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些扶贫项目出现了‘扶贫羊越养越少、扶贫大棚种几年就扒掉’的现象,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行政措施和市场因素结合的问题。”区扶贫办主任郭现臣介绍说。
但现在牡丹区探索的“政府投资、企业经营、贫困村资产收益、贫困户入股分红”的经营模式,让李华超这样的贫困户不再犯难。该区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资1.1亿元,在全区建设10个扶贫基地,共有600座反季节果蔬大棚,统一承包给菏泽银田农贸集团经营,租金收益归贫困村所有,每个贫困村每年可得租金4万元,其中80%用于贫困户分红脱贫,20%用于村公益事业。而对于贫困户,可以用劳动力和少量资金入股,就能够占一个大棚三成到五成的股份,每年根据收益情况和农贸集团进行分红。
“贫困户变为股东后,将公司和贫困户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双方积极性,最大程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和脱贫效益,兼顾了公平和效率。”牡丹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泽中说。
为让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牡丹区专门出台奖补政策,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到贫困乡村布局,引导积累一定行业经验,掌握一定行业资源,具备创业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建设扶贫就业车间,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使无法外出务工贫困群众的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
牡丹区小留镇邢楼村村支部书记邢文聚介绍说,村里几处闲置房子改造成了可以容纳服装加工的车间,德兰服饰有限公司在该村招聘了50多名农民,其中有36个是贫困户。村民邢新庆是其中一位,他每月收入2000多元,到年底根据企业效益还有3000—5000元的奖金。
目前,全区建设扶贫示范基地187处,扶贫就业车间129处,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