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平果“扶贫第一家长”引领致富路

2016年12月19日 07:51   来源:广西日报   陈强 徐顺东 宋宝春

  本报平果讯 (记者/陈强 徐顺东通讯员/宋宝春)“早上7时多打桑叶回来喂蚕,中午休息,下午继续喂一次,晚饭后看电视,10时多最后喂一次就睡觉。”12月中旬,在平果县海城乡拥齐村巴色旧屯,冬闲下来的贫困户农安电向记者回味“上班”生活。

  在此之前,农安电常年在外打工。今年起,平果县委书记黄志愿成为农安电家的“扶贫第一家长”,协助农安电承包撂荒地种桑养蚕,全年他单养蚕收入就超过6万元。农安电告诉记者,他正在整合全屯闲置土地,计划发展220亩桑园,有望带动7户贫困户致富。

  尽管在4年前已摘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帽子,平果仍面临贫困发生率高的问题。目前全县有54个贫困村1.3万户贫困户,共5.1万贫困人口。按进度,今年该县要完成25个贫困村,0.6万户2.3万人的脱贫。

  围绕帮扶干部“如何帮”“怎么帮得好”等问题,今年6月起,该县选派8220名干部到1.3万户贫困户中担任“扶贫第一家长”,并梳理出“五好”工作法(打好感情底子,选好脱贫路子,记好帮扶册子,用好政策篮子,算好脱贫日子)。“脱贫真正变成自家的事情,增强了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主人翁精神。”黄志愿介绍,“扶贫第一家长”如今已成为贫困户生活上的贴心人,坚定了干群齐心协力决战贫困的信心。

  按照“五好”工作标准,“扶贫第一家长”与贫困户拉家常、做规划、搞产业,落实了县委的工作部署,也呼应了百姓诉求,脱贫攻坚事半功倍。比如海城乡对“扶贫册子”就用得十分到位:低保政策对脱贫贡献率超过81%,远超预定71%的目标;贫困户参与小额信贷率超过80%……

  “扶贫第一家长”打开了百姓的心扉。跟连片特困区县挨着,但享受不到相应待遇,这需要“扶贫第一家长”做工作。坡造镇龙味村龙均屯贫困户老韦,一家4口仅有0.4亩土地。“扶贫第一家长”陆耿多次来到他家,给他解读政策分析出路。老韦申请扶贫贴息贷款,租下10亩土地种桑养蚕。“现在一个月收入将近4000元,年底脱贫不成问题!”老韦信心满满。

  据了解,对于“扶贫第一家长”的“五好”工作,该县将进一步细化、量化。平果县还投入3.3亿元用于扶贫工作:针对发展产业难问题,落实每户5万元小额贷款;对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给予最高4500元奖补;对因学、因病致贫的,分别给予最高2000元补助。同时出台系列奖励措施,对在今年年底达到脱贫标准并主动申请脱贫认定的贫困户,给予一次性2000元巩固产业奖助资金。

  截至11月14日,该县统计已有6991户共2.8044万人达到脱贫标准,并完成第一批脱贫“双认定”3005户1.2499万人。“平果一直以来不等不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今又在全县掀起脱贫攻坚‘百日冲刺’,至今年年底可超额完成目标,预计可实现脱贫2.8万人。”县长孙环志说。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