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蓝皮书:民族地区农村脱贫难度大 返贫现象严重

2016年12月14日 09:47   来源:中国网   

  中国网新闻12月13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民族发展蓝皮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暨中国民族发展研讨会”于13日在北京举行。

  蓝皮书认为,民族地区农村脱贫难度大,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量大面广,脱贫任务艰巨。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具有脆弱、不稳定性,返贫现象十分严重。据国务院扶贫办报道,“2008 年的贫困人口中有 66.2%在 2009 年脱贫,但 2009 年 3597 万贫困人口中则有 62.3%是返贫人口”。 由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可部分说明2009年民族地区农村返贫率很高。

  返贫问题从根源上有多种致因,并且致因之间盘根交错。然而从当前民族地区返贫的总体状况来看,因灾返贫、因病返贫在所有致因中属于最核心因素。

  首先,由于民族地区大都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自然灾害频发。很多研究显示,自然灾害是贫困人口返贫的主要因素。2011 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

  白皮书》发表,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贫困人口的2/3具有返贫性质,并且处于脆弱不稳定的状态,而现有贫困人口几乎都生活在自然灾害频发、生态脆弱的地区,这些地区防灾抗灾能力较差,在恶劣气候的影响下自然会大面积发生返贫。其中主要原因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民族地区农、牧业生产同样脆弱,贫困人口大都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丰年温饱,灾年返贫,循环往复。

  例如,2010 年西南特大旱灾导致贵州因灾返贫人数为 53.54万人,而自然灾害风险由于突发性和破坏性强、范围广、可预测性差、分散风险难度较大等特点,对贵州山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冲击,“多年致富,一灾返贫”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1998年、2003年及2008年,在农村调查户中,因病致贫率分别为23.1%、33.4%和37.8%,这说明疾病越来越成为农村致贫和返贫的重要因素。 这可能的原因是民族地区生存环境较恶劣,地方病高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此外,市场风险、政策因素等均影响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致贫、返贫。


(责任编辑 :高原)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