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新疆北部牧区见闻:冬窝子冷冬不“冷”

2016年12月07日 08:3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在距离塔城市300公里的托里县多拉特乡“冬窝子”哈拉包尔,阿克塞村村民领到援疆干部送来的生活物资(12月3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6日电(记者关俏俏)经过多场风雪“洗礼”,位于新疆北部的塔城地区已是银装素裹,房顶、田间、原野、高山……到处都被皑皑白雪覆盖。当各地忙着应对“冷冬”之时,距离塔城市300多公里的“冬窝子”哈拉包尔却是暖意融融。

  在新疆北部,不少哈萨克族牧民还保持着传统游牧生活,一年四季逐水草迁徙,转场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当冬季大雪覆盖草原,牛羊无法吃草,牧民便将牛羊赶到海拔较低、风雪较小的冬牧场过冬。“哈拉包尔”就是这样一处地方,因为冬季降雪少,成为塔城地区托里县多拉特乡三个牧业村的冬牧场。

  今冬新疆多地降雪时间较往年早,持续时间长,给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2月3日,记者跟随援疆干部驱车辗转6个小时,进入冬窝子探访牧民今冬的生产生活。

  每年12月20日到次年3月20日融雪时,牧民都会赶着牲畜到“冬窝子”越冬。多年来,在哈拉包尔越冬的近5000头牲畜在转入冬牧场时,因直线距离的牧道道路难行,需绕行100公里,给牧民带来极大不便。今年11月入冬前,辽宁援疆干部帮助多拉特乡将20公里的牧道修缮完成,以彻底解决牧民转场困难。

  “新修的牧道大大缩短了转场牧民、牲畜进入冬牧场需要花费的时间,还能在冬季遇到饲草料短缺时,方便向冬牧场及时调运饲草料。”驻村干部李卫国说。

  驶离国道,前往哈拉包尔的牧道变得异常颠簸难走。车辆一会儿骑上山梁,一会儿转入沟底,一会儿缓慢行进在冰河上,车速几乎不到每小时20公里。同行的援疆干部告诉记者,在这里没有向导很容易迷路,此前运输物资的卡车因为迷路又不敢停车,兜兜转转了11个小时才得以进入。

  记者一行的目的地是多拉特乡阿克塞村牧民阿尔淖·达吾提的家。先期用卡车运送进冬窝子的面粉、食用油等早已被整齐码放在房前的空地上。从周边或骑马或骑摩托车赶来的牧民挤满了空地,房屋两旁成了摩托车和马匹的“停车位”。

  简单地相互介绍后,援疆干部和村民们进行了拔河、叼羊等活动。一时间,“冬窝子”里笑声阵阵,暖意融融。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没能挡住大家在户外活动的热情。

  据阿克塞村“第一书记”木拉提·哈孜介绍,阿克塞村453户牧民中有201户是贫困户,是典型的牧业贫困村,今年通过外出就业、扩大养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脱贫。

  “但近两年肉价下跌对牧民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木拉提·哈孜说,今冬羊价跌至每只400元左右,使牧民收入大幅缩减。辽宁援疆指挥部总领队王延东马上出谋划策,建议为牧民送来毛裤等御寒物资的新疆金塔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宗涛考虑长年直购阿克塞村的优质羊毛。意向达成后,木拉提·哈孜很是兴奋:“这下牧民的羊毛也能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

  天色渐暗,牧民们纷纷将领到的面粉、食用油和毛裤等御寒物资绑在摩托车和马背上,在天黑前赶回几十公里外各自的家。不一会儿,室外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偶尔的几声犬吠回荡在冬窝子空旷的山野间。

  室内,主人阿尔淖·达吾提端上热热的奶茶和哈萨克族特色吃食。盘腿坐在炕上,75岁的老支书沃拉孜哈孜·马俄加木讲起了这些年的变化:2000年以前,村里没有一个大学生,如今大学生已有43人,今年考入大学的就有17人。木拉提·哈孜介绍,凡是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都有4000元-9000元不等的补助,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阿克塞村还在村部周边为84户牧民建了新房,阿尔淖·达吾提一家也是补助政策的受益者。“来年装扮一新就能迁入新居了。”阿尔淖·达吾提说,“今年冬窝子里还架设了信号塔,不用再爬到山顶找信号,坐在家里就能接打电话。近两年分期配备的户户通和太阳能不仅方便了牧民的生活,还大大地减少了生活开支。”

  第二天,在阿尔淖·达吾提家借宿一宿的援疆干部婉拒了主人预备早饭的好意,将随身带来的蔬菜水果留给了主人。返程途中,路过的牧家炊烟袅袅,几户人家正在门前宰牛宰马,储备越冬的食物。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