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贫困村变美丽乡村示范村:探访安吉生态治水的“鲁家村经验”

2016年12月02日 10:2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记者何欣荣、黄海波

  从2011年一个负债150万元的贫困村,河里随处见垃圾,村民外出打工,农田山林荒芜,到如今开出18个家庭农场,修了10公里长的绿道和4.5公里长的铁轨,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得益于“五水共治”工作,位于浙北的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通过治水持续优化环境,加快产业转型,曾经平凡无奇的小村庄,如今焕发出新的活力。

  让河道“会呼吸”

  鲁家溪穿鲁家村而过,全长约6公里。近段时间,这条溪的两岸发生了明显变化:砌筑了很多镂空砌块,串连成线;岸顶和墙面还种植了一些藤类植物,为河道增添了更多绿色。

  据随行的递铺街道水利站工作人员介绍,这条河道在设计过程中,改变了单纯以防洪为目的的理念,在发挥防洪治理作用的同时,还结合生态工程及绿化景观布置,以跟上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

  鲁家村支书朱仁斌告诉记者:“鲁家溪两岸的新型砌块,是一种水利生态砌块,每块长2米、宽1米,侧面是镂空的堆砌时,砖块与砖块之间用螺纹钢连接,可以实施垂直绿化。”

  在此之前,鲁家溪两岸多为混凝土结构堤防,与村庄环境不太协调,且时间一久,防洪保障作用不大。采用生态挡墙技术后,藤类植物可以垂挂下来,美观度大大提高。

  目前,鲁家溪的生态挡墙共有2.5公里,在其他河段还运用了空心六角块、植物护坡等生态结构,目标是要将鲁家溪建设成一条“会呼吸”的河道。

  以家庭农场带动三农联动

  在河道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2013年开始鲁家村顺势启动家庭农场建设,主要以野山茶、蔬菜果园、绿化盆景、药材和家禽等产业为主。截至目前,鲁家村已流转田地逾6000亩,主要用于家庭农场建设。

  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步伐大大加快。在18个家庭农场中,单体大棚的建设总面积达到5000余平方米。灵芝农场和果园农场还用上了连栋高标准大棚。

  灵芝农场负责人柏文介绍,连栋高标准大棚集通风、供暖、遮阳等多功能于一体。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可以进行供暖;夏天气温高时,可以使用通风功能。这种种植方式,让传统的粗放农业生产变得更加精细化。

  为推进家庭农场发展,鲁家村积极引进第三方主体。2015年鲁家村经济合作社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开展“公司+村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统一配送家庭农场产品,组团开展乡村旅游,促成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农联动模式。

  小火车吹响乡村转型号角

  “呜呜呜”,走进鲁家村,人们第一眼看到是一列小火车在绿水青山间穿梭,大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车,孩子们则好奇地望着小火车而忘记了登车。

  环境改善了,农场建起来了,鲁家村的转型发展也找到了更多发力点。

  乘务员张莹说,鲁家村的小火车铁轨长4.5公里,于2015年底铺设完工通车。小火车挂有三节车厢,每节车厢内设有两排黄色座椅,乘坐小火车进村观光游览非常惬意,同时还将18个农场有机串联起来,让游客玩遍看遍。

  “别小看这18家农场,每家农场都是一个景点,有鲜花农场、红山楂农场、葡萄农场、香草园农场、野山茶农场、蔬菜农场、水果农场、香菇农场等,各具特色绝不重复。”朱仁斌自豪地说。

  要把这些农场串成一根线不容易。前前后后一个多月,18个农场主,朱仁斌一个个找过去,宣讲“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平台,共同盈利”的原则,有时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凌晨两三点。

  在朱仁斌看来,这列小火车将18家农场串起来后,来村里休闲观光的人们坐在小火车上,不但沿途风光尽收眼底,中途还能下车,走进自己相中的特色农场,亲手采摘瓜果,体验农村生活乐趣。

  说话间,汽笛声传来,鲁家村小火车又载着一批游客出发了。“远也好看,近也好看,鲁家村全村就是个大景区。”朱仁斌语气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责任编辑 :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