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上市1年多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坚持“创新+稳健”,实现可持续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华融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732.2亿元,净资产1316.5亿元。去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69.5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8.5亿元,成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实现利润最多、股权回报最好、总市值最高、金融牌照齐全、品牌价值响亮”的国有大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在创造一流经营业绩的同时,中国华融不忘初心,坚持“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坚持以一流的经营业绩回馈股东、回报社会,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投身扶贫攻坚战,彰显金融央企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情怀。
正如中国华融董事长赖小民所说,“扶贫攻坚,既是上市公众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金融央企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使命要求。中国华融始终坚持‘国计为重、民生为本、感恩为怀、责任为念、奉献为先’,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努力为社会尽一点心、出一份力、做一些事”。
■定点扶贫:贵在精准 重在帮扶
响应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中国华融吹响精准扶贫的号角,制定《2016—2020年定点扶贫工作规划》,将扶贫工作重心由科教扶贫转为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地区和人口的精准帮扶,探索开展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助力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实现2020年前脱贫摘帽的目标。截至目前,中国华融已累计在当地投入定点扶贫资金2880.39万元,捐助钱物共计1100多万元。
中国华融还着力从提升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帮助贫困地区产业开发、配套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对宣汉县予以帮扶。在宣汉县设立了中国华融农业产业扶贫基金,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启动、周转无息资金;集中力量对口帮扶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安排300万元定向支持该村建设成为“中国华融精准扶贫示范村”,帮助形成1至2个长效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制定发展计划,提供配套资金,帮助开拓市场。中国华融派驻仁义村第一书记组织村民先后成立金丰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宣汉县精准养殖专业合作社,精准扶贫机制和管理模式已基本成型。
作为中国银监会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华融还积极参与银监会对甘肃省和政县、临洮县的定点扶贫。公司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从“干部、激励、资金、平台”四个维度精准发力,选派20余名业务骨干赴四川、甘肃、贵州、新疆等地区挂职,组织贫困县党政干部赴京参加扶贫工作培训,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
■教育扶贫:扶到点上 帮到根上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中国华融针对“基础设施、教师、学生”这教育扶贫三要素,打造出了一系列教育扶贫品牌项目。
今年11月,中国华融首期捐赠100万元设立“中国华融赣南老区红军后代教育基金”,资助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原中央苏区干部后代以及英模、烈士后代中的贫困学生。此前,中国华融捐赠100万元设立“中国华融(抚州)教育基金”,奖励江西抚州老区的优秀教师和贫困生。9月,为帮助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解决幼教资源紧张、群众幼儿入托难的问题,中国华融出资捐建了平川长征幼儿园。早在2014年,中国华融还捐赠200万元在湖南凤凰县建立了华融湘西民族学校,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多年来,中国华融在公司定点扶贫宣汉县,援建了小学、幼儿园以及多所乡镇学校的教学楼和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在35所山区学校打建“华融井”;捐赠的乒乓球台基本覆盖全县所有乡镇;设立“宣汉县最美乡村教师”奖励基金,鼓励教师长期扎根乡村学校、服务乡村教育。
■公益慈善:彰显责任 回报社会
响应国家援建号召,今年11月,中国华融捐资200万元援建新疆和田市吐沙拉乡墩村村委会新办公楼。2014年云南昭通地震,中国华融筹集爱心善款200多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捐款330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捐款超过500万元。中国华融还坚持企业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设立“员工大病救助基金”。公司先后获国务院扶贫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表彰。
“中国华融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教扶贫、智力扶贫、品牌扶贫、效益扶贫、项目扶贫、战略扶贫’的‘扶贫组合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和困难员工的扶持力度,通过不断改进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方法,提升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赖小民说。
有实力的企业拥有现在,有责任的企业拥有未来。对于今后的履责之路,赖小民更加坚定,“‘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华融将继续勇担央企社会责任,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努力为国家、社会、企业、股东、客户、员工创造更多的可持续增长价值”。
(责任编辑 :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