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培育深度贫困攻坚“绿色内生力”

2017年09月27日 10:07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景远

  我国将贫困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不断创造增绿减贫的“绿色奇迹”。

  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经过近30年植绿治沙,昔日旱灾连年的不毛之地,如今绿茵成片。1万多平方公里沙漠和盐碱地得到修复,带动10万牧民脱贫致富,100万人次就业,创造了近4600亿元的生态财富。

  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经过三代育林人55年接力,曾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高寒荒原上,建起112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每年产生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实践证明,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坚持以绿色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变穷山恶水为青山绿水,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不仅可行,而且具有持续性。

  目前,全国60%的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随着深度贫困攻坚战役打响,扶贫工作深入最偏远、最穷困的山林荒漠,必须重视生态建设,加强培育“绿色内生力”。

  一是坚守生态底线。选择扶贫项目要充分论证,严格把关,实行生态保护“一票否决”,杜绝侵占农田、滥伐森林等破坏生态之举,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绝不能纵容蒙混心理,为一时经济效益,牺牲长远生态效益。

  二是因地制宜,做活绿色文章。近年来,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农业扶贫、林业扶贫等成功经验不断涌现,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如何找到最适宜本地区的发展方案,考验精准施策智慧。一味照搬行不通,同质化竞争须避免,关键在于辨明本地生态资源的优劣势,抓住特色,有针对性的进行借鉴乃至创新。

  三是立足长远,为功不懈。贫困地区的生态治理绝非一夕之功,脱贫成效也不能止于一时。库布齐、塞罕坝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代代人延续不断的付出。正是这种行动和意志上的接力,将“绿色发展”深植到当地人的精神血脉中,变为一种信念的传承,带来持续不断的回响。实现这一点,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咬定目标,凝心聚力,一张蓝图落实到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景远)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