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刘前东:做职工群众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2017年09月14日 14:25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连部驻地坐落在昆仑山深处,刘前东是这个兵团牧场的连长。三连管辖着16万亩的土地。除去冰峰冰川,这里的52户维吾尔族牧工在6.8万亩的草场放养着近8000只牲畜。刘前东继承了父辈未竟的事业,义无返顾地扎根在牧场,践行兵团精神,扎实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带领连队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让连队职工群众全面实现脱贫,过上幸福生活。

   

  刘前东(前左)和牧工讨论牦牛品种改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地处昆仑山深处,连队交通十分不便,海拔3000米至4850米,管辖着16万亩天然草地,连队只有刘前东和一名党支部书记胡泉是汉族,52户168人职工群众全是维吾尔族。

  在高寒缺氧的昆仑山上,没有种植业,天然草场放牧是三连职工群众唯一的经济来源,收入渠道单一,贫困人口较多。刘前东担任连长后,牧民的贫困状态一直是他的心病。刘前东带领着这里100多名职工群众常年穿梭在山里放牧、巡边守边,想方设法让连队职工群众增收致富。2014年,经过精准排查摸底三连实际情况,制定了每家每户每人的脱贫致富的措施,通过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培育牧业经纪人、鼓励开百货小商品店、个体运输业等多措并举,连队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7000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1.4万多元,连队贫困户已全面实现脱贫。

  刘前东最大的心愿,就是踏着父辈的足迹,践行兵团精神,扎实履行兵团职责使命,带领连队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让连队职工群众全面实现脱贫,过上幸福生活。

  从牧场场部通往三连的路,是一条异常崎岖陡峭的山石路,一边是乱石嶙峋的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的悬崖。160多公里山路,要翻越海拔3200多米的两座达坂,其中一个达坂山路崎岖艰险,弯道一个接一个,在比车稍宽的盘山沙路上颠簸5个多小时才能进山或出山。2013年刘前东到三连工作以后,就与这条大山里的漫漫山路纠结在一起。几年来,刘前东为了给职工群众的办事和解决困难,全面实现脱贫致富,在这条路上先后遭遇过多次险情。其中,在2013年冬天,刘前东回场向党委汇报工作,天寒地冻,乘坐的皮卡车遭遇一段冰面,突然下滑30多米,车在离路沿石5公分处有幸刹住,朝下望了一眼,刘前东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为了保障职工群众的利益,刘前东就主动包揽了牧民需要下山办理新生小孩落户、学龄儿童上学手续、缴纳养老保险、看病联系医院、运送粮油、煤炭、蔬菜等琐事,在这条艰险陡峭的山路上,刘前东每个月至少要走1次,他常以自己冒险的精神,换来职工群众的安心。


昆仑山深处通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的土路。

  三连的放牧点分布在大山里,离连部最近的也有10余公里,开展工作经常在连队与放牧点之间的山路上穿行。刘前东抱着“想致富,先修路”的思想,他说:“只有把牧区的路修好了,职工群众拉运物资,放牧也就更加方便,发展养殖业也就有了基础。”刘前东以微薄之力博得千金,积极上报协调,修建牧区公路2.7公里,维修房屋10余套,搭建羊圈60多个,同时,刘前东自发带领职工群众修建牧区便道40余公里,从场部拉运木料搭建了简易木桥4座,方便了职工群众出入放牧点,为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和促进职工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放牧是连队职工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为了了解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和牧区羊只饲养管理、接产护羔、动物疫病防治、天然草场实施轮牧轮休等工作,刘前东都必须到第一线去,一走就得一两天时间。几乎每个星期去放牧点一次,每次行程都20多公里,每年要行走1000多公里。在高原上别说走路,有时骑着毛驴也会头晕,三年多的时间,刘前东为了关心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让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他走出了高原病。刘前东说:“能为职工群众办好实事、解决困难,职工群众能增产增收,我值得,自己有点病也不算什么”。


刘前东(左一)在牧工家中走访。

  2013年9月,在入户走访中,得知三连牧民内部存在草场纠纷,部分群众没有草场,年轻的牧民养殖积极性不高,整体收入偏低。为此,刘前东通过1个月的时间进行入户走访,到每个牧点弄清职工群众每户的草场面积,他看到了连队职工之间的差距与收入的不平衡,看到了兵地之间、牧工之间草场纠纷的矛盾,他日思夜想,组织召开连队干部会议、职工大会,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职工群众的人均收入、劳动力、生产能力、草场面积和草场优势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带领连队干部和职工代表挨家挨户的做工作,讲清党的方针政策、讲清兵团履行的职责使命、讲清困难户的困难程度和源头、讲清他要带领全连队职工群众共同致富的想法。最后,他把草场进行了重新分片包干,将原来10户的草场承包权划分到27户,刚成家没有草场的职工群众有了草场、草场分配不合理的进行了均衡分配,还推行大户带动小户的生产模式。刘前东还根据连队每个职工群众的特长,找出路谋发展,想方设法推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刘前东一直保持的信念。为了摸清职工群众的收入底数,找准增收办法,他深入走访职工群众,与职工群众谈心交心,深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困难职工因人施策,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和工作措施,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2014年以来,在师市和牧场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刘前东积极为连队职工群众申请发放草原生态补贴、大病医疗救助金、临时救助金、贫困学生帮扶金50余万元。认真落实连队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为困难家庭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引导发展产业、发放慰问金,使贫困户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推动了贫困户脱贫。


  刘前东在三连的3年多时间里,带领职工履行维稳戍边职责的同时,把帮助大家走上致富路作为工作重心,刘前东从改变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入手,打破以前传统的放牧模式,采取草场分片包干、大户带小户的模式,提高养殖效益。为了让职工多元增收,鼓励年轻职工外出打工,大力支持职工搞运输、修手机、电脑,开照相馆和商店,既增加了收入,还学习了技术。

  刘前东说“虽然连队已全部脱贫,但在我心里还没有达到目的,我现在要把连队的牛羊推向内地市场,打造特色产业链,拓展职工群众增收的路子,确保贫困户永久脱贫,不返贫”。

  如今,连队困难群体有政策保障、就业保障、看病保障,预计10月份,连队全体职工群众即将搬进水电暖齐全的楼房,通往县城的公路正在铺柏油,山上牛羊成群,职工群众在小康路上满面春风。


(责任编辑:高原)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