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脱贫攻坚正到节骨眼儿 扶贫款“末梢”要盯紧

2017年08月09日 10: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脱贫攻坚正到节骨眼儿上,各地各部门扶贫力度在不断加大。很多扶贫举措都与钱直接相关。扶贫资金多起来,如何用得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上个月,中央纪检部门专门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视频会场直达几千个县。这次会议重点强调要加强监督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这是脱贫攻坚新形势对纪检监督部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动脱贫攻坚胜利完成的重要动力。检察机关也表示,要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

  扶贫需要钱,而有了钱怎么花,向来是一个大问题。扶贫资金的使用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用好。县乡村基层干部是扶贫资金使用的“末梢”。他们熟悉情况,了解实际,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多听听他们的意见,赋予他们更多主动权,是应该的。但是,这个环节又恰恰是监督执纪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县乡村干部人数多,分布广,监督执纪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扶贫资金到了贫困村乃至贫困户那里,数额相对小,不容易引起重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农村本来是人情社会,村干部在扶贫资金上的违纪行为很难受到村民察觉并进行举报。因此,有些乡村基层干部就把扶贫资金当成了天上掉下来的“肉”,觉得分下去、吃光了,就算完成任务了。

  过去,扶贫资金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挪用”,把修路的钱用来通电,用通电的钱盖房子,一些基层干部的“智慧”都用到了不同项目的“腾挪”上。这几年,随着扶贫力度加大,扶贫资金使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这种“腾挪”的必要性没有了,但少数基层干部又在扶贫资金本身上动起脑子来。资金申请到手,首先考虑的是亲友,甚至自己人。在贫困户划定和扶贫资金发放标准上,想方设法给自己人“留口子”“找路子”。更有甚者,极少数村干部还把扶贫资金当做拉选票的“资本”,看看谁家选票多,就把发放扶贫资金的标准偏向谁。他们使用扶贫资金不征求群众意见,申报扶贫项目不考虑扶贫效果,一心想的是把扶贫资金争取来,好分钱买“民心”。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期。扶贫的钱用得好,可以直接推动贫困户脱贫,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用不好,就可能让群众丧失对政府和社会帮扶力量的信心,甚至动摇我们党执政的民心基础。扶贫资金凝结着各级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关心,是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地区发展的“营养品”和“强心剂”。这些资金使用中出现“末梢问题”,不管它有多细小,都不是小问题,一定需要通过监督执纪和问责来解决。

  用了扶贫资金,上了扶贫项目,就要看到实际效果。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和问责的主要着力点,应该紧盯三个方面:一是看钱花得对不对,有没有违反财务纪律,是不是装进自家口袋,或者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二是要问钱花出去之后有没有效果,扶贫项目落地是不是发挥了作用;三是多听群众意见,让群众评议一下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是不是发挥了作用。多数群众满意才能算数。

  监督执纪是手段,也是推动力。纪检监察部门,尤其是市、县的纪检监察部门应该赶紧行动起来,加强对县乡村基层干部的执纪问责,用问责行动和纪律手段来推动扶贫资金的正确使用,为脱贫攻坚尽力。(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魏永刚)

  原标题:扶贫款“末梢”要盯紧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