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四川中江“韭菜第一镇”崛起背后的“土地经”

2017年06月13日 07: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孟夏时节,四川中江县东北镇本应是金黄一片,而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却是翠绿无边。

  “从4年前开始,全镇3万多亩耕地,已有将近一半改种韭菜了。”东北镇党委书记陈杰说。

  为何改种韭菜?“一亩地种韭菜销售收入有万余元,刨除各项成本,还可以落下8000多元,而种植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一年能赚1000元就是很不错的收成了。”陈杰说,2016年,东北镇仅韭菜一项,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20元。

  中江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动力大县,但因为种地效益不高,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田利用率逐年下降。中江以土地流转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农户把闲置或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耕地经营权流转到产业大户手中,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有规模才有效益,有效益才有人来种地。以土地流转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江吸引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石狮村党支部书记郭福兵介绍,土地流转后,土地挣一份钱,打工挣一份钱,全村人均收入增加到1.5万多元。

  中江县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土地流转整合。首先,鼓励农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创建现代农业园区、兴办家庭农场,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同时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业主出台鼓励政策,鼓励业主自行投资兴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对从事种植业且经营农业用地达到一定规模的,由政府部门按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农业规模经营园区外的基础设施,由县和乡镇按照有关规划,根据业主生产经营需求进行配套建设。

  截至2016年底,中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面积416600多亩,参与流转农户138890户。在政策扶持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在中江涌现。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40家,农民合作组织742个,合作社成员11.16万户,带动农户22.9万户。

  东北镇立本村的贫困户陈永恒告诉记者,过去两亩多地每年收入1000多元,改种韭菜后,一年纯收入有1万多元,是过去的10倍。据介绍,东北镇已成为四川“韭菜第一镇”,镇里产的韭菜、韭花、韭黄等系列产品不仅在四川省内闯出了品牌,还在全国多个城市销售。

  让土地产出有特色的农作物,这是中江农业的新追求。

  永太镇欣旺葡萄基地占地面积达320多亩,栽植“紫甜”“夏黑”“黑巴拉多”等葡萄新品种3.9万株,安置当地农民就业100余人,增加收入达2000万元,带领贫困户21户、46人脱贫。

  中江县狠抓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先后建设现代特色效益果蔬(菌)标准化基地2万亩,建立蔬菜、中药材等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6个,全县有36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江挂面、中江丹参、中江白芍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在中江集凤镇石垭村芍药基地,副镇长兼村党支部书记田明阔告诉记者,以前当地农民只知道用作药物的芍药根茎值钱。几年前,县里探索农旅结合,发展观光农业,石垭村及周边1.3万多亩芍药基地顿时热闹起来,中江距离成都只有不到1小时的车程,周边还有德阳等多个城市,交通、地理优势已经成为中江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原标题:四川中江:让土地产出特色农产品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