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 黄岛区琅琊镇斋堂岛村石发家在区镇村精准帮扶下,开办了家庭旅馆,他还主动收购村民晾晒的干海货,带动更多人增收。
下图 藏南镇采取“园区+贫困户”模式发展产业,由政府引进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引导贫困户参与。王文辉摄
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创出了扶贫工作的“新区速度”:农村、城市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41个贫困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5个经济薄弱镇脱贫步伐稳健而有力。以兜底保障为基础、多元帮扶为主体,从“输血”到“造血”再到自我“供血”,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全域精准扶贫模式。
这是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总台账: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4278户、7250人;城市贫困人口769户、1271人;30个省定贫困村;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5个市定经济薄弱镇。
2016年底,这本总台账的“工作进度”一栏全部画上了“对号”。
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新区的一些扶贫举措更令人称道:在全省创新推出资产收益型精准扶贫模式,全省率先推行城市扶贫,探索大功能区对口帮扶经济薄弱镇,实施“军民融合”式定点帮扶,“贫困人口大病治疗自费不超过1%”……
兜住底——
多领域保障入村进城
“不愁吃、不愁穿是扶贫工作的一条底线,我们更进一步,做到不仅要确保贫困人口吃好、穿好,还要做好医疗、教育、住房、交通四个方面的兜底保障。”西海岸新区扶贫办主任李春荣告诉记者。
在医疗保障方面,西海岸新区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全省首个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就诊转诊、分类救助、先住院后付费等“绿色通道”服务;实施扶贫医疗救助,设立2000万元农村贫困人口扶贫医疗救助基金,贫困户住院门诊大病最终自费不超1%;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全额补贴。
章中(化名)是王台镇的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6年1月份开始,他先后因病住院治疗3次,医疗花费16万余元,实际个人仅负担492元,基本实现了免费医疗。
教育保障方面,西海岸新区率先免除贫困学生学前保教费及普高、中职学杂费,对1052名贫困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分阶段发放生活补助和助学金842万元。
住房、交通保障方面,投资1047.15万元将全部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贫困薄弱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路,62个村通公交。
兜底保障方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到每月650元、580元,为贫困户安排生活保障救助金3609万元,为所有贫困户办理了公众意外和家庭财产保险,200名失能贫困户入住安养机构养老,924名失能、半失能和重残贫困户实施居家养老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同时,新区在城乡统筹脱贫上也已悄然走在了前列:2016年新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城市扶贫,制定实施了《城市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区财政投入3795万元,将“城市贫困线+城市低保线”两线合一、有效衔接,对经过街镇排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信息核对后确定的769户、1271名城市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打造了全域扶贫的“青岛样板”。
广参与——
帮扶主体攥指成拳
扶贫工作的主体不应仅依靠政府,新区按照“一镇一规、一村一案、一户一策”的原则,完善提升帮扶机制,逐步构建起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
“这些帮扶的主体既有政府部门,也有驻村第一书记,还包括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功能区和军队,当然也包括各类企业以及慈善公益组织。”李春荣告诉记者。
功能区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特有的经济发展架构,全区规划有十大功能区,针对5个市定经济薄弱镇,新区安排5大功能区进行一对一帮扶。
董家口循环经济区对口帮扶海青镇,为从根本上提升海青镇的财税收入水平,董家口投资6000万元在海青镇建设了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董家口海青产业园,产业园定位于发展总部经济,鼓励董家口配套企业在海青注册纳税。“目前在产业园注册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家,仅此一项就为我们镇2016年的税收增加了1260万元。”海青镇人大主席周瑞彬告诉记者。
军民融合型定点帮扶同样也是西海岸新区所独有的——北海舰队机关与省定贫困村黄岭村结成对口帮扶对子,军地合力打造扶贫产业园、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庄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北海舰队综保基地分别与大场镇丁家大庄和张家楼镇北寨村结成了帮扶对子。
“第一书记”帮扶也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西海岸新区选派“第一书记”65名,完成帮扶项目389个、落实项目资金6500万元,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520件。
此外,区直部门帮扶65个扶贫重点村,科级以上机关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去年冬天,全区4500多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走访,确保贫困群众“过暖冬”“过好年”,帮扶贫困户资金、物资750万元,解决问题5800余件,建立起走访活动常态化机制。
可持续——
输血 造血 自我供血
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的落脚点应该放在产业和项目上。
45岁的石发家是琅琊镇斋堂岛村人,因病负债8万多元。2016年,区镇村三级帮助其利用“琅琊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渔家宴、家庭旅馆、海产品网上营销,当年经营额就突破13万元,家庭年收入现已稳定在5万元以上。在实现自身脱贫的同时,石发家发动其他村民从事旅游产业,目前,斋堂岛已有6家家庭旅馆,营业额达百万元。通过扶持这些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全区有316人实现了脱贫。
2016年,西海岸新区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9908.05万元,投入行业扶贫资金3769万元,撬动社会扶贫资本6.3亿元。如何让扶贫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西海岸做出的一个重大探索,就是建立“资产收益型”扶贫新模式,变扶贫资金为优质资产,变“输血”为“造血”。
从2016年开始,西海岸新区对30个省定贫困村每村每年补助扶贫资金60万元,3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每村每年补助扶贫资金50万元。“一些贫困薄弱村没有资源发展产业项目、找不到高收益项目,村庄自主投资抗风险能力又不强,扶贫资金躺在账上睡大觉,甚至出现了投资亏损。”西海岸新区扶贫办副主任张辉告诉记者。
为使扶贫资金成为源头活水,在65个贫困薄弱村按“四审四议三公开”村级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新区出台了《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的实施意见》,打算利用3年时间,将65个村年扶贫资金3550万元,总计1亿多元用于购买国企黄发集团优质商业资产,由国企富民公司售后承租,兜底保障8%收益率,超出部分仍归村集体所有,签订20年承租协议,协议到期后村集体可选择资产继续出租或变现回收。
铁山街道李家店子村就是此种模式的受益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开亮告诉记者:“我们这个村最困难的时候连老干部的工资都得‘化缘’,2015年,我们利用扶贫资金加上自筹资金建起了10个平菇大棚,出租给企业拿到了3年的租金12万元。去年,使用2016-2018年专项扶贫资金140万元购买拥有产权的黄发集团优质房产,拿到保底收益11.2万元。这20多万元,我们将全部投入二期大棚的建设,今年还要建10个。通过青岛市科技局帮扶,未来我们将建设一个百亩平菇产业基地,我们的平菇在西海岸已经有价格话语权了。”李开亮还说,以前村集体没钱给群众办事,党支部在村里没有威信,扶贫工作让村里脱了贫,现在党支部可是一呼百应了。
“这一举措,可以确保65个扶贫重点村明年的村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如果说扶贫资金是输血,是扶贫的‘1.0模式’,通过资金变资产是造血,就是‘2.0模式’,那么资产收益的循环利用,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自我供血的扶贫‘3.0模式’,形象地说,就是‘鸡生蛋再到蛋生鸡’的一个良性循环。”李春荣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成 通讯员 刘 涛)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