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身体倍儿棒脱贫有力量——铜仁市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扫描

2018年06月14日 14:12   来源:贵州日报   

  ■ 新闻提示 

  不让“病根”变“穷根”。去年,铜仁市实施“三惠+医疗费用兜底和非医疗费用专项补助”的医疗扶贫行动,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者经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偿、大病保险赔付、民政医疗救助等渠道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仍在1000元以上的,对超过部分全部予以救助……至今年初,铜仁市健康扶贫已覆盖365.46万人。

  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铜仁市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优化完善“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易地搬迁安置区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大龙开发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医

  “医生,看看我的孩子,皮肤都快抓烂了!”5月27日,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易地扶贫搬迁户张女士带着孩子急匆匆赶来,她的孩子患有皮肤病。

  “问题不大,开点药抹几天就好,注意不要让孩子抓破皮肤。”值班医生杨金梅仔细检查后,一边开药一边交代护理事项。

  “搬到大龙开发区真好,一出家门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张女士带着孩子离开卫生室后感慨不已。

  德龙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全科门诊,配备相应医疗设备,主要为搬迁群众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已入住1200户5837人。

  从德江县共和镇塘坝村搬迁来的王学初为卫生服务中心点赞:“这里卫生环境好、医疗服务好。”王学初说,老家离镇上较远,家人有小毛病,就找“懂行”的村民采草药治疗。去年,8岁大的女儿突发高烧,王学初冒着倾盆大雨走了两个多小时山路才把孩子送到镇中心卫生院。

  尽管女儿已康复,王学初至今仍心有余悸。“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医,心里踏实,真好!”王学初说。

  搬迁群众就近就医的愿景得到实现,同时,基本医疗补偿+大病保险补偿+医疗救助补助+医疗费用兜底和非医疗费用专项救助的“四重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用。

  该中心公告栏张贴的门诊补偿申报明细表显示,患有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骨质疏松等病的群众就诊,自付费用几元到几十元。旁边还张贴了新农合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补偿及普通疾病住院报销政策表,介绍健康扶贫对象可享受到的费用优惠。

  据统计,铜仁市计划投资7198.54万元,在全市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卫生配套建设项目30个,实现医疗卫生全覆盖。

  德江:贫困村民小病诊治不出村

  “以前看病要坐车去县城医院,费时间误农活。”谈起村级卫生室的建设,德江县桶井乡场坝村村民安明权感触颇深,现在头疼感冒就去村卫生室,严重一点就到乡卫生院。

  德江的“家门口就医”医共体模式自去年在桶井乡启动以来,现已在全县推广。

  去年以来,德江县人民医院与桶井乡联合打造医共体样板工程,县、乡医院实行人力物力财力和医疗设备资源共享,收支统筹,医生绩效一体化,并有效覆盖贫困村,完善村级医疗器具设施,对村级医院医生医疗技术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村民以前小伤小病也得上县城的就医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随着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开展,德江县医疗系统积极着手对全县2018年拟出列的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设施进行规范化建设。

  “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主要从村医配置、村医培训、设备配置、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和环境优化六方面入手……”桶井乡卫生院院长王军说,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重在提升贫困村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完善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运行,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该县在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村服务人口少于1000人的,配置1名村医;每村服务人口在1000人至2000人的,配置2名村医。配置2名以上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应有1名女性乡村医生;同时,至少应有1名能兼顾中西医诊治的乡村医生。无村医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采取派驻或招聘村医的方式给予解决,确保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

  此外,德江县卫生局制定方案,对所有在岗村医开展不少于10天80个学时的免费轮训。

  石阡:学生校内看病零距离

  “申阿姨,我身体不舒服,请您给我看看。”日前,在石阡县第二初级中学医务室里,一名女生找到值班校医申先群。

  申先群检查诊断该女生感冒了,为她开了药,并叮嘱她注意休息、多喝水。

  “除了给学生看病,我还有一项主要任务,给孩子讲解生理健康知识。”申先群说。

  近年来,随着教育均衡发展,教学点的合并,学生在学校“看病难”和“生理健康教育”成为关注的焦点。石阡县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卫生工作,切实解决学生看病问题,重点加强校医服务建设,保障农村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健康教育、健康状况监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生病时有发生。自从学校有了校医,学生健康问题让老师少操心了。”老师毛友兵说。

  学生胡欣蓉说:“我们遇到生理卫生问题都可以问申校医,她是一位好医生,也是我们的申妈妈。”

  学生徐杰说:“感冒发烧不用跑医院了,校医务室就能看病。”

  该校办公室主任周登榜说,校医既要负责学校的师生健康,平时还要为学生传授生理健康知识,监督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学生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青春期卫生指导等工作。

  去年,石阡县共完成全县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学点)医务室挂牌211块。共配置校医185人,乡镇卫生院安排校医服务39人,乡村医生安排校医服务146人。

  今年,该县继续做好校医全覆盖的后续工作,每个学校医务室按照省市标准配齐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体重秤、便携式血糖测试仪、便携式血红蛋白检测仪等必要的医疗设备,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思南:医疗团签约服务到“家”

  “你今年多少岁?患脑梗多久了……”日前,思南县双塘街道办事处第六家庭医生服务团,走进该街道高家洞居民廖永发家,详细询问起他个人的身体近况。

  问病史、把脉、量血压,查找病根、分析病因,医生开具药品。“以前看病要去医院,很不方便。现在医生上门就诊,真是太好了。”廖永发连声感谢。

  这份到家的医疗服务,是思南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个缩影。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该县组建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生+乡镇医院医生+乡村医生的“1+1+1”医疗服务团,成为群众的“家庭医生”,并签约开展服务。

  “好医生到基层,深受群众欢迎。”该县卫计局负责人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举措,也赢得各卫生院特别是医生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目前,该县共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56个,签约群众10.25万人,签约率20.4%,其中贫困人口签约人数58500人,签约率占贫困人口的94.3%。

  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借开展春风行动,该县将确保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0%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群覆盖率(常住人口)达到30%以上,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城乡低保五保户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签约服务签约率达100%。

  在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各医疗卫生机构均优先遴选业务能力强、有群众基础的全科医生、临床医生、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等卫生技术人员。组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仅提高了医生为民服务的意识,减轻了群众负担,同时也是对村医们的一次次培训。

  “只有治好了病根,才能真正拔出穷根。”该县卫计局负责人介绍,在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还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全部实现应补尽补。

  今年上半年,该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分别在全县19个乡镇59个深度贫困村开展一次巡诊义诊活动,方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减轻更多群众医疗负担。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