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访了华北某省的一个村庄。村支书今年62岁,已当了20多年。全村100多户,常住的只有30多户,基本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老支书也想出去打工,挣钱致富,可作为村里“一把手”,实在走不了。“我一走,别的村干部怕也会走,村班子就空了。”村支书有点无奈。
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窘况,并非个例。一些村里年轻党员少,村支书年龄偏大,村干部后继乏人,基层党组织力量较弱。笔者这些年走访了不少农村,见到的许多是老支书,他们办事公道,群众基础好。但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的老支书观念跟不上,想找合适的年轻人进支部却找不到。有的村子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年轻党员,但又很快外出打工,成了流动党员。有的老支书感叹:“别说年轻党员了,连年轻人都找不到,咋接棒呀?”
乡村振兴,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引领,更需要年富力强的“领头雁”。笔者建议:提高经济待遇,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切实解决其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制度,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的优秀农村青年作为后备干部培养。
山西壶关县 李红岩
(责任编辑: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