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粮食日
图说三农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多地出台措施激励驻村工作队沉下身心干事:干部奔前线 关爱到一线

2017年12月08日 10:28   来源:人民日报   王 梅 郝迎灿

  核心阅读

  经过多年的努力,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驻村干部使命很光荣、任务更艰巨。如何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让贫困地区的干部们心更热起来?应完善哪些制度,让优秀驻村干部获得应有激励?贵州、青海一些地方出台措施,从物质待遇、选拔任用、激励关爱多个方面,为驻村干部提供保障。

  邹光成2008年就成为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开始的时候,只是想把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跳板,多次参加市县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既耽误了村里工作,也没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邹光成说。

  一番痛定思痛,邹光成彻底把心思放在了马头田村的脱贫攻坚上,带领村民从人均纯收入2000多元增至7000多元,2014年到2016年连续三年被考评为“优秀”。据玉屏县相关政策,大学生村官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可直接聘用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今年,邹光成又主动申请加入驻村工作队,来到七里塘村,“七里塘还有72户202人没脱贫,不补上这块短板,我不走。”

  近年来,青海、贵州铜仁等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让驻村干部扎得下根、干得舒心,让基层干部有盼头、有干劲。

  扎下根

  办公场所、交通、生活、健康保险等全面保障

  去年年初,青海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走千村下基层”调研期间,面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发放了3000多份调查问卷。从统计结果来看,56%的工作队干部认为最主要的困难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在青南三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7%。

  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达龙村第一书记马世明说:“语言不通,当地90%以上的村民只会说藏语,入户调查都困难;一年四季取暖做饭都要生炉子,3天一袋煤,1200元只能买20袋;煤气罐基本是摆设,因为跑几十公里才可以灌气。”

  对此,青海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关爱激励的十条措施》,加强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激励关怀,切实保障其生活、工作和安全条件。

  “之前我们住在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的仓库里,窗户没有玻璃,用报纸糊上,就算插着电炉子,床上铺着电褥子,还是很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镇台其庄村第一书记何涛说,今年新建了村级服务中心,安上了土暖气,这得益于西宁市实施的“阵地增温”工程,首批在60个村实施,不仅解决了工作领导小组的取暖问题,也实现了冬天村干部办公坐班制。

  “如今,我们每个月有了来自原单位和县里的2500元左右补贴,取暖上不用受罪,交通、买菜也没有困难了。”马世明说,“组织第一时间看到了我们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几期藏语口语培训之后,我现在连说带比划,能和村民交流了,真心高兴呐!”

  今年6月份,贵州铜仁市也出台《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年终绩效奖金在所在单位考核等次上浮10%;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由派出单位保障其学习培训、食宿补助、交通费用、人身体检、人身意外保险和1万元的驻村工作经费。与此同时,针对扶贫干部偶尔会出现受伤的情况,铜仁市鼓励各县区加大对扶贫干部待遇保障力度,德江县财政划拨100万元资金,成立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人身意外伤害和特殊疾病风险保障基金。

  有盼头

  能力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选拔

  曾经,一些机关干部认为被派到基层是遭“打整”,帮扶驻村往往只能派快退休的“老实人”。铜仁市在《意见》中明确要求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优秀干部的主渠道,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及时进行提拔使用。

  万山区环保局驻下溪乡官田村第一书记张程,编制出10个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方案,协调资金445万元用于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2016年,官田村精准扶贫对象由原来的220人减至61人,如愿实现贫困村出列。因工作实绩突出,今年6月张程被提拔为万山区下溪侗族乡组织委员。

  有没有过一线扶贫工作经历,成为铜仁各县区选拔任用基层干部的重要标准。今年上半年,思南县共提拔任用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14人。在2017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中,面向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共招聘15人,占比为21%;面向村干部共招聘27人,年龄放宽到了43周岁,破除了基层一线干部的晋升瓶颈。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残联干部马静兰,2015年被选派到城台乡泉湾村担任第一书记,由于工作出色、成绩突出、群众认可,2016年9月被提拔为城台乡副乡长。马静兰说:“驻村期间,我真正明白了群众要什么,我们该干什么。希望‘能力在一线培养,干部在一线选拔’的用人导向不要变。”

  去年,在乡镇换届的时候,青海部分地区从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中间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据海东市乐都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任惠泉介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期满考核成绩,将作为机关干部选拔任用、激励奖惩的重要依据,在派出单位干部调整时,优先考虑使用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全区共对扶贫一线表现突出的8名第一书记和10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提拔任用,向省、市推荐优秀第一书记27名,区委表彰20名。

  可持续

  提高干部待遇,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乡村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红旗村第一书记王志伟是称多县人,妻子和女儿身体不好,需要照顾,但驻村工作又让他分身乏术。“感觉走不开,已经蹲点了两年,村里的很多状况正在改善,很怕工作队走后又恢复原状。”“留下永远不会走的工作队”便成了他的心愿。

  面对第一书记们的担忧,青海通过选拔年轻有学历的乡村干部、培训学习等渠道提升村两委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乡村干部待遇,让有能力和有思路的年轻干部坚守扶贫攻坚主战场。不过,青海也规定,对确实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胜任驻村工作的干部给予调换。

  受真情感召、得政策关怀,贵州铜仁的脱贫攻坚战场上,有不少主动请缨的干部。在德江县县直机关工作的熊劲松,今年5月主动递交申请,要求到桶井这个全省极贫乡当驻村干部,他说,“作为年轻人,参与脱贫攻坚这样的伟大事业,才能为生命留下烙印。”

  在给派驻到一线的党员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的同时,铜仁明确提出要容错纠错,激发干部干事热情。“要客观看待和正确处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在推动发展、改革创新过程中尽职担当和非因主观故意出现的失误偏差、损失和负面影响,依法依规从轻减轻处理或免除相关责任,督促其纠错改正。”铜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郭智敏表示。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