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央乡村工作会议
2023稳秋粮 夺丰收
首页 > 滚动资讯 > 正文

贵州“山水名片”蕴藏崛起逻辑

2018年06月07日 14:50   来源:贵州日报   

  【黔中走笔】

  贵州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并且让绿水青山换来“数据金山”,不能不让人赞叹。

  6月5日,《人民日报》在“各地传真”版发表《农特产品走出去 数据产业引进来——贵州“山水名片”越印越精致》一文。文章表示,贵州正撕下贫困落后的标签,依托绿色家底,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大生态引领大农业、大旅游、大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冲出“洼地”、步入“平地”,某些领域攀上“高地”。

  很多年前,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谈及贵州发展直言,贵州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问题是如何发现和利用优势,在力(包括人力和科学技术)所能及的限度内将劣势改变为优势,或减弱其劣势。换言之,就是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

  贵州是个好地方,好在资源极为丰富,“好山好水好地方”。同时也有不利因素,诚如报道所称,偏居西南内陆一隅,喀斯特地貌,境内沟谷纵横、土地零碎,八山一水一分田,很多地方“种一坡、收一箩”,传统种植投入大,流失水土收成还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就成了贵州人面前最要紧的事。事实证明,在机遇面前,贵州没有观望更没有懈怠,而是立足优势,积极作为,书写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日益深入人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在各地蔚然成风。在这一时代背景中,贵州将“山水名片”印得越来越精致,正体现出乘势而上,扬长避短。从念好“山”字经,种出摇钱树,到重点打造100个风景区,再到绿水青山换来“数据青山”……每一个发力点,均让人真切感受到贵州与时代命题相融合,大力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精神。

  相关报道谈到了特色农业,并以贵州湄潭一县为例,称茶叶作为湄潭县的支柱产业,成了农民的“提款机”。目前贵州茶园面积已达700多万亩,全国领先,贵州全省粮经作物种植比调整为38∶62。

  说到茶叶,我也有一点感受。不久前,我认领了贵州丹寨一垄茶园,很快收到了丹红、丹绿各1斤,品茗后不免赞不绝口。之所以认领,主要是受朋友推荐,“承包贫困户茶园,让贫困茶农直接参与茶园种植,实现一对一扶贫”。而丹红、丹绿也对得起消费者的信赖,据介绍,丹寨茶树无公害、无污染,土壤富含被称作“抗癌之王、生命之花”的硒锌微量元素。既能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扶贫,又能品尝到优质茶叶,何乐而不为?

  从丹寨推出丹红、丹绿,到大数据撑起贵州绿色经济一片新天地,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贵州没有不思进取,也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出击,真正将资源优势变成了发展优势。有个经济学术语叫“资源诅咒”,大意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因过度依赖资源而导致经济落后,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而贵州跳出了这个怪圈,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并且让绿水青山换来“数据金山”,不能不让人赞叹。

  曾有专家用“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基础设施变化最大、发展动力活力最足、生态建设成效最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来形容这几年的贵州,“贵州现象”已是学界内外关注的一大热门话题。贵州崛起的内在逻辑在哪里?除了看一看光鲜的数据,到贵州走一走,到民众中间聊一聊,或许就能得出精准答案。

  (作者系央视评论员)


(责任编辑:景远)

分享到:
35.1K